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海军退伍老兵扎根新疆兵团团场52年 称扎根边疆一生无悔

2016年06月22日 12: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海军退伍老兵扎根新疆兵团团场52年称扎根边疆一生无悔
老兵宋丰晋和妻子刘菊花在自家的院子里牵手合影。 陈泽刚 摄

  中新网博乐6月22日电 (陈泽刚 曹树南)“我们在这块土地上默默奉献了52年,将不毛之地的盐碱滩变成片片良田。我现在两儿两女都在新疆扎根,子承父业了,建设边疆没接班人不行。”

  老兵宋丰晋一边走着,一边指着旁边生机勃勃的大片棉田如是说。

  今年80岁的宋丰晋是一名海军退伍老兵。1964年,他和战友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满怀豪情地从万里海疆奔赴西部边陲,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三团蘑菇滩地区,和广大军垦战士、支边青年一起奋战在生产建设第一线。

  刚来时,团场还是一片苇湖戈壁滩,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是涝坝水,生产工具简陋。但老人说,他任何时候都不忘自己曾是一个兵,他将生产建设视为战场,一定要打赢这场艰苦的屯垦戍边战。

  “那时我们1000多人坐的是‘闷罐车’,一路向西走了三天三夜。火车到甘肃时,看到到处都是戈壁荒漠,心中的确不是滋味。当听到有人唱《人民海军向前进》这首歌时,心中充满了军人的豪情。”

  虽然时隔多年,对于这首歌,老人记忆犹新,“红旗飘舞随风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人民的海军向前进……”

  为了“唤醒”这片亘古荒原,安顿下来后,宋丰晋和战友们立即投入到火热的挖渠战斗中。老人回忆说:“当时虽然是三月份,但是气温较低,挖的排碱渠共20多公里,主要靠肩挑手抬,没过多久,人人手上都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肩膀被磨掉了几层皮。活重,饭量也大,一顿饭要吃五六个馒头,甚至有人一顿吃8个馒头,兜里还要揣两个,饿了边吃边干。”

  老人说,那个年代的人信念坚定,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他们时刻都记着自己是部队挑选的,是共产党员,要为党争光,为海军争光。

  由于老宋人诚实、能干,脑袋灵,逐渐从职工成长为连队领导,先后当过保管、副连长、连长、指导员。“我们家没有沾过他一点光。”老宋妻子刘菊花说,那时四个孩子小,没有老人带孩子,劳动感到累得不行,想换个轻松些的工作。他总说怕影响不好,直到退休我还是农业一线职工。

  “我们那时都二三十岁,风华正茂,大家铆足了劲,生怕给海军抹黑。”虽然条件艰苦,但刘菊花老人非常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苦了累了最喜欢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唱着唱着就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

  她说,“劳动中我们连队干部的妻子也不甘人后,获得过不少奖状呢。”

  提起在内地上大学的孙子、孙女,老宋脸上写满了幸福。对孙子辈疼爱归疼爱,可在严格要求上一点儿不含糊。每次通电话,老宋都叮嘱孙子、孙女:“毕业后一定要回新疆工作,咱家第三代还要继承兵团的事业。”

  前年八月,海军慰问团一行来到团场,向他们介绍了近年来海军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了海军在维护海洋权益和领土完整、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形象的重大事件,并向他们赠送了《走向深蓝》大型图书等全面反映海军建设成就的图书、画册、音像制品。

  座谈时,老兵们唱起了《人民海军向前进》,唱着唱着,许多人流泪了。

  “当兵就要当个好兵,我们这156名海军战士转业到团场,个个廉洁自律,兢兢业业,不断提高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海军增光添彩。大家在退休之后,无不为光荣而平凡的过去感到宽慰和自豪。”老宋说。

  回想当初来到团场一个人,成家时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如今,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四个孩子都住上了楼房,自己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老宋感慨地说:“看到兵团在我们的手上发展到现在这样,我们这些老兵无不欣慰有加,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扎根边疆一生无悔。”(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