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成都68岁老花农:四川“省花”当属桂花(图)

2016年07月12日 10:1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温江花农王明清。

  华西都市报联合四川省林学会等六大协会发起“省花”“省树”推荐行动

  “才发现四川没有省花。”“我一直以为省花是芙蓉。”“我大四川这么多花和树,要选出一种最具代表性的,难度确实有点大。”

  7月11日,在四川省林业厅的指导下,华西都市报联合四川省林学会等六大协会发起“省花”“省树”推荐行动。征集令一发出,读者和网友坐不住了——我们天府之国、林业大省,怎能没有省花和省树?我来推荐!

  种了一辈子花,成都温江花农王明清从靠偷师学艺起家到把生意做向全国,他用匠人的心态去做好一名花工。因为爱花爱植物,他给四个儿子取名为“松”“树”“林”“棕”。什么花和树最适合当四川的省花和省树?这位地道花农,力推桂花和罗汉松。

  40载花农人生,靠偷师学艺起家

  顺着羊肠小道一路曲折,两旁的桂花、紫薇随风而动,簌簌地响。路的尽头就是王明清的家,成都温江区合胜镇玉河村的一户平房。从房子再往里走,沿着小道蔓延开去,罗汉松高高耸立在一旁,就如列队的士兵,英姿飒爽。

  王明清稳妥地走在路上,面带微笑望着一棵棵盘根错节的罗汉松。与花花草草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总忘不了从前那揭不开锅的日子”。

  上世纪50年代,王明清读完初中后便回到村里做一名生产队会计。一晃17年时光流逝,1974年,他所在的大队进行园林开荒,王明清开始接触上花与树木。“经济要发展呀!”他响应号召,开始在队里种黄秧、万年青、海桐和梅花。海桐可以播种,而梅花则必须嫁接。

  “当时技术可真是不会的。”王明清白天悄悄跑到隔壁村子里偷师学艺,傍晚跑回来记下笔记,反复练习。从松土到播种,从修枝到扦插,他从一位门外汉慢慢悉心钻研,用匠人的心态去做好一名花工。

  1980年代,全国闯荡做买卖

  20世纪80年代初,施行分产到户,王明清一家8口共分地1.6亩。

  凭借着在生产队积累下的种植经验,他决定将所有自留地用于花卉种植。1983年,他承包下当时所在生产大队园子,并邀请村民集体种花。

  “那时候没有钱,就在园子里面养猪。每逢过年就拿新鲜猪肉给村民填补资金缺口。”王明清的技术并没有捂在口袋里,他在田头手把手给大家做示范,“扦插要注意剪口,平滑整齐,斜口向下,不能有一点毛躁”。

  1986年,正值花卉园经营初期,他把生意做到了全国,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在外面跑。“那时候没有发票、没有收据,买卖双方商量好数量,直接运输,从不赊账。”由于信誉好,王明清的业务越做越大,省外许多人也慕名而来购买花卉。就这样,老花工的日子逐渐变好。

  子继父业,经营三十亩花卉园

  因为爱花爱植物,王明清给四个儿子取名为“松”“树”“林”“棕”。在他看来,能将自己手艺世代相传,将是最美好的事情。二儿子王怀树和三儿子王怀松继承父业,经营着一家三十亩的花卉园。

  “种花的生意,就是靠天吃饭。”王怀树回想起父亲严厉的教导,他的表情显得不好意思起来。他说,部分花卉需要遮阴,天热的白天,需要用麦草和木条编制成的遮阳板遮阴,到了傍晚又把遮阴板揭开,让露水浇灌花朵。有一次,王怀树贪耍忘记了白天遮阴,第二天发现一些花垂头丧气,蔫了一片。“看到花死了,自己心里难过得很。”从那时起,他再未忘记过给花遮阴。

  当问起最能代表四川的花和树,做了一辈子四川花农的王明清认为,“省花”应该是桂花,因为四川桂花量大、形美、品种多,从西南地区销往全国的桂花中,七成来自四川。

  他认为“省树”则应为罗汉松,常绿针叶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还可以盘栽,婀娜多姿却又不失英气”。

  华西都市报记者何艾琳实习生廖茂涵摄影刘陈平

  桂花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四川、陕南、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均有野生桂花生长。除观赏外,桂花还可食用,有药用价值。

  征集

  说说你心中的“省树、省花”

  在你心中什么树最有四川特色?什么花最能代表四川?我们一起来聊聊,你和那些花儿和树的故事。

  同时,7月23日,华西传媒集群将联合四川省林业厅和保利·公园里,共同举办西部名花展,让广大市民能够近距离地一睹名花“芳容”。欢迎各位拨打 028-96111 或者028-85568800索取门票。参与方式:

  1、拨打华西传媒呼叫中心热线028-96111,发表你的推荐意见。

  2、通过新浪微博@华西都市报,或发私信推荐。

  3、微信关注“ihxdsb”与华西都市报互动推荐。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