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北京“七夕”当日婚登“遇冷”

2016年08月10日 09: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 郑林)昨天是农历七月七日,也被称为“中国式情人节”,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领证结婚。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昨日全市婚姻登记人数仅为1300对,相比每年2月14日、5月20日等例行高峰日,婚登人数出现大幅“下跌”,对比去年同期的2300对,数量也下降了近一半。

  在西城区婚姻登记处,“七夕”当天并没有如预期一样,出现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早晨8点半,婚登处正式“开门迎客”,只有十余对新人在门外等候。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数字屏幕显示,办理了42对,业务量并不是很大。

  在国企工作的周先生和女朋友,去年就确定在“七夕”这天领证,步入婚姻殿堂。在咨询台提交好材料以后,两人几乎没有等待,就直接走进了业务办理室,整个过程也就10分钟左右。“虽然已经网上预约了,但没想到人这么少。”周先生有些激动地说。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虽然陆续有新人前来,但是婚登处的等候大厅仍稍显冷清,用于休息的座椅大多空闲着,只有三两个陪同的亲朋坐着等候。

  西城区婚登处“七夕”情人节仅办理100对婚姻登记,而去年的“七夕”为192对,暴跌明显。西城婚登处遇冷并非个案,长期处于本市婚登业务办理量前列的朝阳区婚登处,“七夕”也才办理了145对,比正常工作日也没有高出多少。

  本该出现婚姻登记高峰的“七夕”,为何遇冷?工作人员分析说,七夕的前一天,恰巧是8月8日,也是老百姓认为的好日子,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七夕”的婚登人数。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编辑:吴合琴】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