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通州公租车名额俏热情高 办卡已达12万张

2016年10月18日 14:3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北京公共自行车网页中,“通州预约办卡”的蓝色标识在页面中不停移动。点开移动标识,显示一个哭脸,下面写着“对不起,2016年9月28日预约申请办卡名额6000张已满,敬请期待下期10月28日零时办卡时间开放预约业务,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电脑前的小张一脸沮丧。

  每月28日零点,通州公租自行车预约网页启用,接受办卡人预约,每期投放6000个名额,预约满为止。而且,公租自行车已在北京15个区以及亦庄投入使用,在办理条件中,唯有通州区要求最为严格,需要非京籍租赁者提供工作居住证。

  通州公租自行车现状如何?为何以工作居住证作为租赁门槛?

  门槛高

  想办卡需户籍或工作居住证

  王小伟十年前在通州买房,此后便一直住在通州。9月28日,他等到零点,准备申请公租自行车,可是点击进入后发现,自己无法申请,因在申请办理条件中写明需要本市户籍或工作居住证。“我是一直住在自己家里的‘北漂’,暂住证倒是有几本,想办工作居住证基本上没戏。”

  十多年间,王小伟换过几次工作。“工作居住证我也问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同事,一般公司不太愿意给申请,因为跳槽频繁,这样的申请会占用人力成本。”

  王小伟的家距离地铁站约两公里,小区附近便有一个租赁点,“可以从家骑车到地铁,省事儿省时间。可惜我没有资格。”

  与王小伟不同,小刘的公司就在通州,他也想租一辆公租自行车骑车上班。同样被工作居住证挡住了去路,“我连房子都没有,更别说工作居住证了。我在通州工作了几年,也在纳税和缴纳社保,可以说也在做着自己的一点贡献,但是却无法使用便民的公租自行车。”

  公租自行车已在北京15个区以及亦庄投入使用,在办理条件中,城六区、房山、顺义、密云、延庆面对所有在京工作、学习、旅游、商务等的所有人员。亦庄、怀柔、昌平、大兴、平谷规定办卡人年龄应在16周岁到65周岁,具有熟练自行车骑行能力。凡不符合上述条件,以及醉酒者、精神病患者、智力障碍者等无法保障安全骑行的,不得租借公共自行车。通州区要求办卡人需要非京籍租赁者提供工作居住证。

  号难求

  6000个办卡名额几小时就满

  梨园地铁站外,数百辆自行车被一根钢丝绳锁在路旁。两名工作人员在向锁车器的空位中补充车辆。一小时之后的晚高峰,许多下班的人在这里租赁自行车骑回家。

  9月28日零点,小胡如临大敌,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刷着页面,“上上次我就大意了,早上起来才刷的,当时一个哭脸出现在我面前,告诉我6000个名额满了。”在小胡看来,骑车往返于家与地铁站间的两三公里,比打黑摩的安全,“租车成功后第一小时内享受免费骑行,租用1小时以上,每小时按1元收费。便宜还环保,能锻炼锻炼身体。”

  梨园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工作人员称,每月28日名额报满后网页就被关闭,如果想预约,只能再等一个月。最近几期的预约都是在开始几个小时后便全部满额。

  “北京公共自行车”服务号信息显示,通州区目前有451个自行车租还点,基本覆盖了通州区的主要街道、小区、地铁站。小胡注意到,傍晚下班以后,地铁站外的架子上已经几乎没有可用的自行车。

  小胡这一次非常幸运,终于在9月28日预约成功。在缴纳了押金后,便可以使用公租自行车,“还是挺方便的,周末一般近的地方就可以直接骑车去,省着开车了。”

  通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日均租还车3.8万人次,租赁点也在逐渐增加车辆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

  卡活跃

  回应称提高门槛放缓需求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公共自行车的办理条件,均为各个区依据各自情况进行制定,并非统一标准。

  对于为何通州的办理条件门槛高于其他区,通州区市政市容委工作人员表示,标准的出台是因为办卡人非常多,需求量很大。而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而不得不限制办卡人的条件。

  去年12月29日开始,采取了网络预约并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办卡条件,用工作居住证代替暂住证办理,提高了门槛。

  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与其他区不同,目前通州区办卡数量已经达12万张,所办出的卡使用较为频繁,可以被视为活跃卡。公租自行车数量只有1.5万,而锁桩只有1.2万个,租还车设备比数量少。每月规定6000个名额,也是为了控制总数,提高办理条件也未减弱市民的办卡热情。

  公共自行车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坦言,三年来,公租车已经融入到市民生活,成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不时地有市民反映需要用车时无车可用的现象,也常有市民认为工作居住证的条件颇高。如果大幅增加自行车数量,便同样需要大量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还需要时间、管理、运营等投入。拟加大公共自行车的维修力度,保证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安全有所保障,从最初早上的6点钟到晚上的9点钟的服务时间,改到了现在24小时可借可还的服务模式。

  有争论

  绿色出行的理念是否打了折扣

  在王小伟看来,“公租自行车本身就是提倡一种方便、环保的出行方式,这样的限制我觉着有失公允。其他区并无这样的要求,让通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居住在通州的人很多,对于这样便捷的出行方式,大家都很需要。”

  “在需求特别巨大的时候,是不是先要保证本地居民、有户口的人和长期在北京工作的人先得到这样的便利呢?这个也是应该被考虑的。”一名居民则对提高办理门槛表示支持和赞同。

  一位不愿具名的社会学教授认为,公租自行车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压力,也是倡导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不仅是绿色环保,也是惠民工程,更能提升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形象。如果人为地将其设置较高条件,使一部分有这样需求的市民无法使用,便让绿色出行的理念打了折扣。

  北京大军智库主任仲大军表示,类似的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又是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纳税的主体中不仅包括户籍人口、具有工作居住证的人群,也包括大量非户籍人口和不具有工作居住证的人群。“这样的公共服务如果用一道线将这个群体划出去,显得有失公允。”

  “骑骑车,鼓励环保而且还健身,不太远的距离,我一般都选择绿色出行。”住在九棵树附近的刘先生现在很少开车,骑公租自行车成为他主要出行方式。

  在通州居住了十年的王小伟,也在期待着早日用上快捷绿色的公租自行车。

  本报记者 赵喜斌 J209

【编辑:鲍文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