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好人难当:捡个苹果手机还回去 反遭失主一顿损

2016年10月28日 13:30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 

  “从小,我们受的教育就是捡到东西要归还,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可是我做到了前者,怎么没享受着后者的待遇呢?”提起最近的遭遇,市民薛女士一肚子憋屈,“我捡了个手机还回去,失主不但没有表示感谢,反而把我劈头盖脸一顿损,这叫啥事儿呢?”

  好人难当:

  失主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

  近日,薛女士在逛商场时,在一家卖饰品的柜台上发现了一部iPhone6 plus手机。“我问了店员、还有周围的几位顾客,都说不是自己的。”薛女士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眼瞅着店里人越来越少,我只好把手机拿在了手里。”

  薛女士表示,其实当天自己原本打算离开商场,可为了等待失主,她取消了之后的安排,继续在商场“游荡”。一般人丢失手机后,第一反应都是给自己打个电话试试,可薛女士左等右等,捡到的手机始终没有任何反应。“苹果手机带锁屏密码,我也没法跟通讯录里的人联系,只能干等着。”

  过了半个小时,手中的电话终于响了,薛女士如释重负。可让薛女士没想到的是,刚刚接通电话,还没等她说话,对方竟气冲冲地质问她:“你手里的手机是你的吗?”这让脾气火爆的薛女士当即火冒三丈:“我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就为了等失主。不说感谢就算了,难道跟人沟通的基本礼貌都不懂吗?”

  虽然对方的态度让薛女士很不愉快,但薛女士最终仍将手机还给了失主。“说实话,心里真挺不痛快的,做好事反而惹了一肚子气,好人咋就恁难当呢?”

  无独有偶:

  不少人愿将过错推给他人

  无独有偶,市民王女士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王女士在某体检中心捡到了一部手机,没多久手机就没电关机了。害怕无法与失主取得联系,王女士特意让女儿送来了同型号的充电器。“手机关机了,我不能让人误会我占有别人的东西不还啊。”

  然而失主并没有领王女士的情,打来电话后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不是拿人手机了?不是你的东西怎么好意思拿?”王女士被对方的蛮横气得发抖:“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后来我让我女儿跟她对接的,这么没礼貌的人,我实在是不想见。”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薛女士与王女士的遭遇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有的人表示:“遇见没礼貌的失主,真想把电话砸了。”也有人表示:“现在不少人戾气太重,总是把过错先推到别人身上。”还有的人表示不理解:“这是有‘被害妄想症’吗?真不想归还,还会保持电话开机吗?”

  很多市民曾遭遇过无理的失主,但多数市民表示,即便如此,捡到东西仍然会想办法第一时间归还,“相信这种情况是少数现象,将心比心吧,一旦自己丢东西,还是希望遇见好心人的。”

  专家分析:

  “报答是负担”心理在作祟

  针对这种现象,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造成失主态度盛气凌人的原因,除了还没有从遗失东西的焦虑情绪中走出来,造成在言语上与对方沟通产生障碍以外,“报答是负担”的心理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张思宁介绍,“报答是负担”是人的正常心理。“在东西失去的时候,人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重新获得。然而真正失而复得的时候,反而心疼报答的代价。因此,很多人会采用先发制人的方式,来回避对对方的回报。”

  心理专家裴馑莹则认为,“不友善”的失主出现,是因为陌生人之间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最直接的,就是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上过当。一些利用他人好心做坏事的人,让其他人不得不冷遇陌生人,以降低上当风险。第二,我们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期,人员流动性大,人与人之间的监督变弱,失信成本太低。原来的熟人社会,世代生活在一个村子,彼此熟悉,言行都需顾及后果,失信成本就非常高。第三,一些人受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做事不从社会群体和谐的角度出发,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

  善意的传播者

  人们总说现在已是“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诚信缺失会极大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当下,向陌生人传递善意的事件也在源源不断地涌现。既然生活中,陌生人可以变成好朋友,那么,放大到全社会,也可以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和谐氛围。愿每个人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也希望每个人都愿意发光发热,成为善意的传递者。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苏慧婷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