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闽千姿:三洋杨氏开枝散叶 600年祖训立德扬善

2016年11月08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八闽千姿:三洋杨氏开枝散叶600年祖训立德扬善
图为该村庵中的《圣谕》。 洪金示 摄

  中新网安溪11月8日电 题:三洋杨氏开枝散叶 600年祖训立德扬善

  作者 洪金示 黄瑶瑛 林永传

  福建安溪县有一个小村庄,数百年来,杨氏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男耕女织,形成独特的乡土文化和家族文化,尤其是那代代相承的祖训家规,字字珠玑,句句警示,默默滋养着这一方人。

  这就是距该县县城50多公里的芦田镇三洋村。

  “我是第四十世孙”,来到三洋村,75岁老人杨红利一见面就对记者说道。简简单单一句话,其背后是一部厚重的家族史。

  根据族谱记载,先祖杨明珠是唐咸通十年(869年)进士,官居吏部少卿左侍郎;光启年间(885-888年),祖孙三代迁处闽地;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杨明珠入小溪场(今安溪);不久,次子杨进亷来到银瓶山下,见此地翠竹茂盛,遂盖第居之,肇基此地,称“三杨”,寓祖孙三代开发闽疆之意,后谐音为“三洋”。

  据三洋村支书杨双全介绍,三洋杨氏开枝散叶,明清时期,村民大量移居台湾省苗栗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凤来厝四房、五房杨长恺、杨士黎往台湾,至今繁衍近万户人。

图为三洋杨氏族谱的《凡例》。 洪金示 摄
图为三洋杨氏族谱的《凡例》。 洪金示 摄

  庵堂“圣谕”教育民众

  “圆肇银峰发祖建庵地,通源弘农创始整庙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圆通堂,在神案上供有题书《圣谕》的木牌,题写“敬奉天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毋作非为。”这与明太祖“圣谕六言”如出一辙。

  “这‘六言’就是我们的祖训,也是全村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杨双全介绍说,“我们用它来教育后人,告诫后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据村中老人介绍,圆通堂在古时有着神明公堂的功能,把“圣谕”供在村中的庵堂,是为了告诫后人:举头三尺有神明,要做好事、传美德。农闲和乡村节日时,由官吏和乡绅们宣讲“圣谕”,村中长幼会集庵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

  据说,古时将此“圣谕”挂庵门口,凡进庵的人,都必须以此为镜,检视自己。谁家没教育好子孙,谁不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有谁胡作非为,做了玷祖辱宗之事,都须如实交代,要说公道话,做良心事。

  家训传家浸润后人

  为让族人世世代代牢记祖辈遗训,除了在庵堂之中供奉“圣谕”,杨氏先祖还将祖训家规细化成文,写进了族谱之中。

  记者从三洋杨氏总谱上了解到,在明成化三年,杨氏宗盛公修族谱《凡例》明确规定:“凡为子孙者当知敬长慈幼之礼,勿得少长相凌贵贱相欺,致伤和气,自取败祸。”“凡父母生子当教,以诗书礼乐,使知爱亲敬长之义,培之仁义道德,则能孝友顺人之志,昔三代盛时亦犹是耳。”

  族谱《凡例》还明确了什么人可以入谱,什么人会被除谱。“凡子孙有远游而不思归祭奠者,或在家败常乱俗者,一则弃祖而遗亲,玷祖而辱亲,厥罪惟均,俱其名不录其后,以绝之,不许复入祖宗,污辱宗藉,此家法之尤大者也。”

  “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把家训拿出来读给我们听。”今年85岁的杨建业告诉记者,父辈们从小灌输的家训中为人做事的理念却深入人心。

  《凡例》总共十三条,虽然只有数百字,浅显易懂,但其中的修身、齐家之道,以及做人处世之法,早已内化到这个家族一代代人的心中,成为大家为人处世的典范。

  在齐家、立业、修身、劝学、笃行的家训熏陶下,杨氏族人有的为官清廉,有的诗文传世,有的尚义孝亲,有的乐善好施,代代相传、风范世袭。

  三洋杨氏历代人才辈出,诸如清代的杨潢总兵,为“梅占茶”取名的清代举人杨辉文,民国时期的中将杨汉烈,为解放安溪立下赫赫战功的杨玉霜、杨燕子……他们的故事为杨姓村民津津乐道。(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