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奇葩证明为何难根除:偷懒 推卸责任 官僚主义

2016年11月24日 09:58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 

  “奇葩证明”为何难以根绝

  乔志峰

  为治理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以来,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与过去相比,全国多地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开证明的数量已明显下降。但在一些地方,如“无小三证明”“家庭妇女证明”之类的“奇葩证明”,还被要求出具(11月22日新华社)。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都在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可是,“无小三证明”“家庭妇女证明”之类的“奇葩证明”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了“奇葩证明”一方不给开、另一方却非要的尴尬现象,让办事的群众无所适从、左右为难。如果不是媒体追踪,很多人或许想不到,“奇葩证明”的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

  以前,人们常感叹“中国人有多少疑难杂‘证’”,说的是国人一生要办理无数证件,始于准生证,经历学生证、结婚证等诸多阶段,终于火化证。其实,除了那些有据可查的证件,国人平时需要开具的各类稀奇古怪的临时证明更多更杂,逢事便要证明,近乎常态。说国人“无证寸步难行”,或许有点夸张,但很多时候,无证确实办不成事。

  哪怕在全国清理的大背景下,仍有单位不肯放弃“奇葩证明”,这至少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单位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将法律法规当作指导工作的最高权威,而是为了偷懒或推卸责任自行其是,出台了一些不合理的“土政策”;二是部分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把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放在心上。“奇葩证明”是某些单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的有力证据。还有一个现象,公证、银行等非政府部门日渐成为索要证明的大户,对此也应拿出相应的监管措施,不能任其为所欲为,人为制造社会运转的“肠梗阻”。

  去年5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在百姓办事时设立多道“障碍”。他要求下力气减掉不必要的公章,打破不合理的规矩,使公权力真正发挥方便群众办事创业的作用。很多时候,细节最能反映态度和观念。“奇葩证明”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官僚主义作风惹的祸。那些既增加群众负担又浪费行政资源的不合理规定,应该及时清理;那些影响干群关系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官僚作风,也应该坚决摒弃。

  同时,解决证明过多过滥问题,还需要打破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要求。媒体对“奇葩证明”之类的痼疾,也要继续进行追踪,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