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手写书信到移动互联 一枚邮票记录时代变迁

2016年12月05日 1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南宁12月5日电 题:从手写书信到移动互联 一枚邮票记录时代变迁

  中新社记者 杨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对于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伊卫国与妻子张爱莲而言,最有感触。“对我们来说,邮票、书信是最有温度的记忆,里面包含了亲情、爱情,还有我们的青春时光。”

  12月2日至6日,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广西南宁举行,吸引了大批邮品设计名家及集邮爱好者前来参观。南宁市民伊卫国与张爱莲在参观间隙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以前的通讯方式就是写信。当时我们在上海读书,都是通过书信与家里联系,写一写自己的近况,用文字记录乡愁。后来两个人相恋了,寒暑假一个回四川,一个回广西,也是通过书信传情。”谈起40年前的青葱岁月,伊卫国说,书信就像一座桥,连接了他与家人、爱人的情感。

  张爱莲告诉记者,时至今日,每当在街上看到邮筒,还是会让她激动不已。“当年就是这样一封一封的书信,串起了我们与家人、爱人的联系。一封信工工整整地写好,贴上邮票,刚投进邮筒就开始想,对方什么时候可以收到信,见信后是什么样反应,回信时会写些什么。然后就开始非常期待收到回信,每次路过传达室都会问一问有没有自己的信。”言语之间,张爱莲满脸的笑意中带着一丝羞涩,仿佛时间又回到了40年前。

  “80后”女孩燕妮最心爱的宝贝,是珍藏在家中的两箱旧书信和集邮册。“中学时代是写信写得最疯狂的时候。一方面是给在国外的亲人写信,另一方面当时很流行交笔友。”

  燕妮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笔名叫“伯顿面包”。“当时写信用的信纸、信封和邮票的款式都是精心挑选过的,笔也是彩色的荧光笔。整封信虽然现在想想是花花绿绿的,但是真的非常非常用心,偶尔读起来都会被感动。”

  燕妮说,尽管现在大家都已习惯用手机、网络来沟通彼此,但她却依旧钟爱手写书信。“手写的信印象是最深的,也是最经过思考的,更能表达心情,保留得更久。而日常的交流当然还是微信等更加快捷方便。”

  书信写作曾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可如今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这门艺术却在远离人们的视野。人们用笔纸写字的时间少了,街上的邮筒少了,曾经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也少了。

  初一学生班铭泽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节假日同学之间联系都是通过手机或移动聊天工具。“周围的同学都不会写信,除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当书信被渐渐遗忘,情怀如何坚守,文字的温度如何保留,成了摆在邮递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将信息、图像、音像、视频,记录在像手机一样的电子终端上,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对方,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互联、互动、互通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是我们中国邮政函件行业专业转型创新的方向。”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国华在亚邮展上表示。

  李国华介绍,目前中国邮政已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合作,开办了太空邮局,以此传承家书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中国邮政还与一些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递业务,如手机邮局、微信邮局、“互联网+商函”、“微信+商函”等。“通过合作,我们在传递高附加值实物的同时,还可传播信息,传播情感。这就是未来函件传递专业转型的方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