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锣“重张”游客赞京味儿变浓 商铺只留154家

2017年01月31日 01:23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老北京元素受追捧 商铺只留154家街道不再乱哄哄

  “吹糖人儿、翻花儿、捏面人儿……都是老北京的玩意儿。”去年南锣鼓巷封闭进行改造,而今年春节期间是南锣鼓巷整改后的首次开门迎客。与以往相比,不少游客向北京晨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南锣鼓巷京味儿更浓了。

  “很有老北京的感觉”

  昨天,记者来到南锣鼓巷南门,往里走20米,就看到了一家民俗文化馆,门口左侧一个吹糖人儿的摊位特别醒目。一个小女孩正配合吹糖人儿的师傅制作成品,“轻点吹,不着急,小心些。”小女孩按照师傅的指示吹气,师傅手头开始制作,不一会一只小鸡就“吹”出来了。“挺有意思的,让孩子试着玩玩,我们小时候这些东西多,现在很少见了。没想到这里还有这门手艺,很有老北京的感觉。”小女孩的家长表示。

  文化馆往里走,展示的是各个不同时期的老式相机,有游客觉得很新奇,“看起来都是有年头的,好多相机的形状我都没见过,这回算是长见识了。”除此之外,在南锣鼓巷里另一家民俗文化馆,还有老人在做翻花儿的手工艺品。把纸一层层折起,然后再逐层粘起来,在老人的巧手下,一会儿工夫,一个漂亮的成品就出炉了。

  游客追捧老手艺

  “以前在我的印象里,来南锣就是尝尝小吃、逛逛胡同,买些千篇一律的纪念品,没想到现在多了这么多有意思的老北京元素,有的手艺过去也就是在电视里听说过,这里居然还都保留着。”从河南来京的游客王先生跟记者说。

  带着小孙子来逛胡同的一位老先生看到记者四处拍照,还特意过来攀谈起来:“北京发展太快,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化东西,这里能保持着老北京的原汁原味,真不容易。老胡同、有老住户、门口吃着糖葫芦、手里拿着捏好的面人,不那么商业,跟我几十年前看到的北京像极了,我带小孩子过来转转,就是为了让他看看真正的老北京什么样,别忘记了。”

  235家商铺只留154家

  据了解,在南锣鼓巷整改后,商铺从以前的235家减少到154家,而之前一些小吃店也被正规化。“原住民”也表示这里比以前干净了许多,“没那么多垃圾了,整改后的街道更整齐了,店铺门脸都是统一要求装修的,改回了胡同灰墙灰瓦的样子,不再乱哄哄的。”住在附近的王女士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记者沿着主街走了一遍发现,店铺大多采用灰色墙壁、砖红色木门,而在整改后,被掩盖的文物“水准点石碑”、“万庆当铺”的夹杆石,都露了出来,成了新的拍照景点。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最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今年春节重新亮相的南锣,让游客和附近的居民均觉得找回了生活里的京味儿,“比起商业街的时候全是拼命推销旅游品的,现在多了不少底蕴,更从容了,这样的风格更让我们喜欢。”一名游客表示。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李傲

  线索人:马先生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