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回村过年的“异乡人”:对城市与村庄感情纠结难舍

2017年02月02日 09:47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中湾晨景

  央广网信阳2月2日消息(记者肖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要回家过年。这其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农村走出去,在城市里安家落脚;他们,在这个春节,奔走于城乡之间,在飞快的时代洪流中,最广袤的乡村发生的点滴变化,他们有其独特的体会和感悟。

  徐建华,是郑州鹿鸣游乐公司的负责人,如果从考上大学算起,他离开河南商城县中湾村的老家,已有十八年了。多年的城市生活,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村庄的挂念。春节前,央广记者与徐建华一起,来到中湾村,听听回村过年的这些“异乡人”,他们对故乡与异乡、对城市与村庄感情上的纠结与难舍。

  “现在乡镇上,车都很多,一到过年,年关期间,都堵车,应该从前面右转。”

春节期间的酒桌上,其乐融融

  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在郑州工作了十四年的徐建华,这个春节,没法回到河南商城县中湾村的老家过年了。腊月二十四,他提前回了老家。这个十来户人的村子里,有他熟悉的人,还有山水草木。

  同村村民:什么时候回来的?

  徐建华:我今刚到。

  同村村民:这里手机信号不好。

  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两三层的小洋楼,三米宽的“村村通”水泥路面,这些,与徐建华记忆中的中湾村,大有不同。回村之前,徐建华在电话里,约了一帮同样回家过年的老同学,约好了在五叔家聚一聚。

村里巷道边,码放整齐的柴火

  徐建华说:“郑州没有年味,过年没有意思,也没有熟人,另外就是根在这里,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徐建华的同学也这样认为,“始终在外面觉得自己是个漂泊人,小小的异乡人,过年就像候鸟一样,飞回去了,没有归宿感。”

  常年不在家,老宅子和责任田,名义上还属于徐建华家。

  徐建华告诉记者,“几间破房子,多少年没住了,以前这一块都是俺家的,原来这儿有三间厨房,他盖房子给俺家地基都占了。就是像余光中写的乡愁一样,其实就像我们乡情,不管是我们儿时的记忆,还是家乡的一山一水,还是我们自己的亲人。虽然我父母不在了,我老家的房子还在那里,哪怕我不进去,但是看到它,就像看到我的父母一样,这些东西是我们这辈人永远抹不掉的。”

村民们拾掇的年货——腊肉

  对于徐建华和他的同学们来说,只有回到自己的村子,那才叫过年,“我小的时候,贴春联,村里谁的字写的好,拿个红纸让人家写,一大屋都来写春联,现在他都不买红纸,花个几块钱,都买回来成品了。还有杀猪。一家杀猪,几个人来帮忙,弄完以后,还有杀猪菜,这么大一个锅,一人拿个碗。小烧酒,就围着这个锅台,大人坐那,喝个小酒,我们小孩就是,弄一小碗,在那吃,非常过瘾。往年这时候街上玩狮子的都出来了,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如今所谓的年味儿,远不如徐建华们记忆中那般浓烈。春节前后,是这个村子一年当中人口最多,也最热闹的时候。

六七十岁,是村里的主要人员

  “我们就是回来看看杀猪打糍粑了,好多年没人弄了。我记得小时候打糍粑,家家户户都帮忙一起搞,多热闹啊。还不如我们小时候了,小时候热闹些。都搬走了。”徐建华感叹。

  在城里找不到年味儿的徐建华们,回到山村后才发现,记忆里珍视的物与人,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我们上学的时候,走路时,嗖,过去一条蛇。走着走着,从树丛里面跑出来一只兔子,我跟我哥在我们家门口的小塘里面,这么长,这么胖的泥鳅能搞好几斤,你看现在塘都干了,你像黄鳝,泥鳅啊,基本上没有了,兔子更不用说了,山上都没兔子来了。”

围炉取暖的“异乡”人们

  在徐建华的五叔看来,村里的人情,也淡了很多,“钱给他绑住了,跳不出钱的这张网。就跟人家讲的笑话一样,在俺湾子,谁有钱,谁辈分就高些。这是说笑话,就是说我有钱,我在村里就有地位,说话有分量些。农村人如果都有钱了,肯定也会很大方,人情也会厚道起来。”

  春节期间的酒桌上,其乐融融。这里,有徐建华们念念不忘的精神归宿的标记,也有熟悉了城市的繁华之后,回望生养自己的村庄,那隐约可见的落寞。

  徐建华说:“包括俺哥也是的,都是一直想着,老了还是回来住。”徐建华同学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回来住还好些,路也修通了,环境也改善了。说实话,住着真不错。家家现在都有车。”

  徐建华的堂妹,学习不错。五叔说,农村的孩子,读书未必有出路,不读书,一定没出路

  “我回去了之后我知道哪一片山是我们家的,哪一块田是我们家的,我小时候在这里都干了什么。在城市里工作,落家户口,我的孩子落户在郑州,我要让他们,让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徐建华感慨现实的无奈。

  徐建华们会逐渐老去,村庄也不例外。在城里找不到归属感的这些人,回到村里,也未必能再找到自己的位置。中湾村对于徐建华们来说,甚至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异乡”,“我们10来年没有回家了,就过年回来几天,根本不认识。比我们大的,我们可能还会认识,我们应该叫叔,该叫什么的,都还认识。比我们小的,就一个村子的,就不认识。”

徐建华家的老宅子

  徐建华们都非常清楚,从农村挤进城市的这一代人,对于村庄的眷恋,是只打在他们身上的标签,至于下一代,中湾,只是一个似曾听过的普通地名。

  孩子:我是深圳人。

  记者:他是深圳的,你呢?

  孩子:他也是深圳的。

  记者:那你爸爸为什么是汪桥的呢?

  孩子:爸爸也是深圳的。

  徐建华说:“在外面很多人已经听不出我的河南话了。回到老家,人家又说你是南方口音啊,跟我儿子又不一样了,他就听不懂,像土话,我自己想半天怎么说土话,有时候说的急了也会带一两句土话,但是觉得不合适,又把我们的土话再慢慢翻译过来。”

  当年离开中湾村时,徐建华们正是青春,如今,他们都已为人父母。而美好的中湾,或许,也只存在于徐建华们的记忆当中,“现在农村人越来越少,年味没有那么浓了,可能你回来了以后的感受远远不如你心中所期盼的,但是你还是想回来。”

【编辑:唐云云】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