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当心“情人劫” 许多90后认为礼物价格=爱情价值

2017年02月15日 14:08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我们领证啦!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玫瑰花、巧克力、浪漫晚餐;钻戒、礼物、大声地表白……2月14日,“甜蜜情人节”全城上映,抱着玫瑰花的情侣处处可见。甜蜜热闹的表象背后,一些男士暗自叫苦:刷爆的信用卡得还到什么时候啊?下个月得靠方便面过日子了。

  □本报记者 刘文静

  她过情人节 我过“情人劫”

  小张今年27岁,是省会一家私企的普通职员,父母也都是普通上班族。在满街红玫瑰的情人节,小张苦笑着告诉记者:“女朋友过的是情人节,我过的是‘情人劫’。我去年情人节刷的信用卡刚刚还完,今年又开始了,还不知道还到什么时候呢。”

  小张说,女朋友比他小3岁,是他费尽心思追来的,很漂亮也算懂事,就是有点小虚荣,不过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哪个不虚荣?去年情人节为了讨女友欢心,他采用信用卡分期的方式送给女友一部iphone6s plus,5999元分期12个月,每月还500多元。女朋友拿到礼物很开心,小张默默地还信用卡一直还到上个月。今年情人节又到了,女朋友看中了一条项链,3000多元,他准备买下来给女友,除了礼物,还有玫瑰花和情人节晚餐等花销,都得刷信用卡。“幸亏我去年办了两张信用卡,轮着刷,要是一张根本就不够刷。”小张叹口气说。

  “情人节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除了情人节,还有七夕,还有圣诞节,还有她生日,都不得表示表示?随便吃吃饭买点礼物,就上千块了,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真是吃紧。”小张希望今年能够结婚,结婚后也许女朋友会体谅一下自己的钱包。

  小张的烦恼并非个例,在记者调查中,很多恋爱中的男生坦言“情人节已经成为甜蜜的负担”。一位大四的学生说,情人节的确不好过,礼物送得便宜了对方不高兴,送得贵重了财政会很紧张,总不能跟老爸老妈要钱时说,要给女朋友买礼物吧?所以还得从生活费中省,基本上情人节过后一个月,个人一切花销全免,伙食质量直线下降,能吃饱就行了。

  ■接吻大赛,接吻秀恩爱。 本报记者 郄磊 摄

  情人节买买买 信用消费占主流

  情人节是谁的最爱?不是情人,是商人。

  不信?看看各路商家的广告攻势就知道了。房地产商说:“爱她就要给她一个家!”汽车商说:“让爱上路吧!”美容院说:“爱她就呵护她一生的娇颜!”健身馆说:“爱她就和她一起做运动!”广告商说:“爱要大声说出来!”……2月14日当天,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以“爱情”的名义热闹促销,商场、购物中心挤满了过节的情侣,餐厅个个爆满需要排号,珠宝礼品的柜台前也在排队。

  买买买的背后是消费信贷的普及与增长,也许钱包不够花,也许已经习惯了刷信用卡,线上线下的交易中,“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消费占据主流。北国电器相关人士介绍说,情人节当天,苹果手机等高端礼物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中60%以上消费使用信用卡支付。除了常规的刷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以及不同渠道的消费金融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情人节的消费升级。网友“花无缺”就在今年情人节送给女朋友一款周生生的手链,他本来打算买1000多元的就可以了,但是在看到周生生天猫官方旗舰店有蚂蚁花呗的活动,一条3000多元转运珠手链分三期还款,每月1000元左右,于是马上选择了3000多元的转运珠手链。捷信消费金融的零首付分期购在情人节当天也大受欢迎,消费2000元可分六期还,不少大学生在买礼物时申请了分期。

  为了讨另一半的欢心,情人节过后,很多年轻人会背负大量的信用卡债务。一位银行人士表示,信用消费看起来比直接花钱更容易,但是消费者必须明白,信用消费的钱是借来的,这种无息借款下个月就得还上,很多人下个月还不上,只能将欠款再次分期,先还最低还款额,那就要支付利息了。而信用卡欠款越滚越多,一旦真的还不上,就会影响到信用记录。

  ■好看又能吃的“草莓花”。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八成90后认同礼物价格与爱情相当

  你认同送的礼物价格代表爱情的价值吗?昨日,记者在街头和网上做了随机调查,发现有八成以上的90后年轻人认同“礼物价格=爱情价值”。一位受访的女士说:“爱我就要肯为爱花钱,不然,我怎么知道他爱不爱我呢?”不过,也有少量的年轻人认为,爱情不能用礼物来衡量,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在记者调查中,不同年龄对爱情物化的认知亦不同,绝大多数90后认同物质代表爱情,但是80后、70后对此问题的认同感明显降低。35岁的樊女士说,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就是幸福,送不送礼物并不重要。

  情人节的物质化引起了一些社会学者的担忧。在省会一家高校教社会学的张老师说,情人节变成“情人劫”,主要是由于一些年轻人不恰当的价值观,情人节怎么过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恋人之间互送礼物表达感情无可厚非,但礼物并不是衡量爱情的标尺,否则那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年轻群体岂不是“不敢爱”、“爱不起”?

  著名女性社会学者佟新也表示:“如今我们否认纯真爱情的存在,是因为所有的爱和情都可以明码标价了。在商品化中我们失去了表达情感的手段和能力,因为所有手段都是物质化的、商品化的。”但是,这不是情人节的初衷,更不是纯真爱情的应有之义。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情人节还须在商家的炒作中保持理性,尽量淡化物质因素,才能回归爱情的本质。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