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德媒:德国夫妇在华助残15载感动中国 被称洋雷锋

2017年02月20日 09:51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原标题:德媒:德国夫妇在华助残15载感动中国 被称"洋雷锋"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德媒称,他们被中国媒体称作“感动这个冬天的洋雷锋”,自己却很谦虚地认为“只想做一点好事,没什么特别的。” 然而,这点好事一做就是15年,他们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但也特别怀念德国家乡的一样东西。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20日报道,15年前, 吴正荣和妻子杜雪慧跟随德国“环球救助协会”的一个助学项目来到湖南帮助聋哑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15年后,夫妻两人依然在当地从事相同的事业,只是方式有变。

  报道称,秉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之道, 六年前吴正荣开了一家面包店,意在为聋哑人士提供就业的机会。夫人杜雪慧则仍然在长沙本地的康复中心和聋哑学校帮助聋哑儿童,并通过寻找德国的爱心人士帮助当地贫困聋哑儿童获得资助。

  “因为不会做生意,也有沟通的困难,面包店刚开始生意不好,难以为继,我很着急。2013年更多朋友和媒体开始关注以后 ,才得以继续经营,”吴正荣向德国之声回忆说。

  这家名叫吧赫西点的面包店位于长沙湘春巷,员工一半以上是聋哑人士, 学徒都是聋哑人。

  见证发展

  多年助残的吴正荣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他感慨道:“08年以后,社会对残疾人士越来越关注。有聋哑孩子的家庭现在也愿意让孩子在公园等公共场合玩耍,以前不太让他们出来玩,因为家长怕别人把孩子的助听器弄坏,或者因为孩子说话不清楚被人取笑。”

  确实,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引起人们对中国当时8300万残疾人命运的关注。吴正荣补充道:“以前,即使残障儿童学会了说话,但是说得不是很好,也很难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就读。别的家长也不愿让幼儿园收聋哑儿童,现在情况有所改善,很多普通幼儿园都愿意接纳聋哑儿童。 现在援助项目也很多,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康复训练,我们刚来中国的时候,只有小部分的孩子才有这个机会。”

  他以长沙为例介绍:“市残联资助一部分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中国残联也有项目资助孩子做人工耳蜗手术,参加一段时间的训练。资金主要来自地方和中央的残联。”

  吴正荣欣慰地指出:“中国的残障人士事业发展得很快,学得也很快,走得是类似德国的方向。我们很感动,也很高兴看到这么大的进步。”

  感动中国

  2013年被媒体报道后,2016年底,他们的助残事迹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引起广泛转载。听闻自己被媒体称作“感动这个冬天的洋雷锋”时, 吴正荣腼腆地说:“我觉得不好意思,不敢当。只想做一点点好事,没觉得那么大、那么特别。”

  长沙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吧赫面包店现在很火,不少人都会慕名前往。家有聋哑妹妹的长沙人素素说:“残障人士本来就业就很困难,即使跟正常人一起工作可能也会招致歧视。得知这对德国夫妇的事迹后,我打心底感激和佩服他们。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好人好事。”

  目前两年回一次德国的吴正荣夫妇说:“亲朋好友知道我们在中国做的事情, 他们觉得很好,也很支持,但不知道我们最近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

  当被问及面包店里销量最好的面包时,吴正荣津津乐道:“我们的意式面包Ciabatta最受欢迎,最受欢迎的地道德式面包是葵花籽仁的面包和肉桂卷,但因为Ciabatta加了橄榄油,软一些,所以更受中国顾客欢迎。”

  至于什么时候返回德国,吴正荣表示还不知道:“我们希望能继续烤面包,帮助聋哑孩子。看情况吧。有一天可能因为中国发展得好,就不需要这个助学项目了。面包店希望可以继续做,退休再回国吧。目前每年还要延期居留证,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现在还不打算走。”

  说到最想念家乡的什么地方,他坦言:“因为我们都是乡下人,最想念德国的是去田间和树林里散步,享受大自然。”

【编辑:王忠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