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镇海晒百余封家书 旧书信里重温慢时光

2017年03月06日 1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宁波镇海晒百余封家书旧书信里重温慢时光
    市民围观家书展。李佳赟 摄

  中新网宁波3月6日电(记者 李佳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几千年来,家书的寥寥数字,都是无数人心头的脉脉温情。

  3月6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通过微信、朗读、展板展示等多种方式,举行“晒家书,写家训,弘家风”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百余封家信,其中既有长辈与晚辈间的勉励、思念,也有战争时代的战友深情、家国大义,还有恋人间的“互诉衷肠”……

  在展出的家信中,一封已然泛黄、字迹模糊的信笺,让人动容……这是来自抗美援朝战士谢伟礼的家信,透过字迹,仿佛依然很够能“闻”到战场弥漫的硝烟。

  提供信件的是谢伟礼的侄女谢绮蕴,她告诉记者,由于战火阻隔,伯父的家书时常要四、五个月后才能收到,但在信中他都是报喜不报忧,还把战时的枪炮声、轰炸声、战士的歌声比作“交响曲”。

市民围观家书展。 李佳赟 摄
市民围观家书展。李佳赟 摄

  后来,谢家人通过谢伟礼与战友的往来书信,才了解到战争的惨烈。“信中伯父写到,敌军的轰炸机就从头顶飞过,供给很困难,一天最多吃两顿,常常忍受胃痛折磨。”谢蕴绮说,虽然环境艰难,但伯父在字里行间依旧透着必胜的信念。

  1953年,谢伟礼因在撤离途中折返回去抢救重要文件,牺牲在战场上,如今,只留下寥寥四五封家信。谢蕴绮感叹,虽然与伯父未曾谋面,但透过这些“红色家书”,读懂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家国情怀,“我会把这些家书好好保存,当做‘传家宝’,代代传承。”

  在展出的百余封家信中,时间跨度从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家书的主人有穿越战场硝烟的战士,也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

  “每当宁静的夜晚,我遥望着天上的星星,思念着我亲爱的爸爸……”如今摩挲着女儿用稚嫩笔迹所写的信笺,69岁老人胡镇兆依然泪眼婆娑。

  20世纪八十年代,胡镇兆被公派到加拿大工作,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不发达,他只能通过书信与家人联系。一封信漂洋过海,起码要半个月才能到。

  胡镇兆说,平时,女儿寄来的信都被他当宝贝一样放在盒子里。两年下来,他共收到女儿寄来的20多封信,回国时他将这些信通通带了回来,已陪伴他整整32年。

展出的部分家书。 李佳赟 摄
展出的部分家书。李佳赟 摄

  如今,胡镇兆的女儿已经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父女俩的交流也早已从书信“升级”为微信聊天,但薄薄的家信却依旧是胡镇兆的“宝贝”。“每每读起这些信,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种千里之外的牵挂与思念,丝毫没有消退。”胡镇兆说。

  情切切、意拳拳,百余封泛黄的家书不仅娓娓道着家庭琐事,也渗透着家风传承。家书提供者乐巧琼告诉记者,每年过年时,外公总会在红包中塞一封家信,已然成为传统。“信中都是外公对我的谆谆教诲,以及为人处世的智慧引导,每当回看这些书信,都能感受到长辈的用心良苦。”乐巧琼说。

  当下,互联网时代汹涌而来,书信时光已然渐渐消逝。但那片纸千钧重的家书,却始终盛放着一个个家庭的思念和牵挂,只在不经意间,便可唤起笔尖的温暖。

  “现在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简单,一条微信,一个红包就能表达,便捷快速;但家信所承载的不仅是信息的传达,还有亲人之间的感情温度,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家风传承。”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妇联主席朱飞芬说。

  朱飞芬告诉记者,为了重温家书传承家风,百封家信除了集中展示外,还会通过微信、朗读、展板展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重拾这份“见字如面”的感动,唤起深埋心底的温暖回忆,把“家书文化”的传统传承下去。(完)

【编辑:王诗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