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女护士爱发明 已申报80多项国家专利(图)

2017年05月14日 14:1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简易呼吸器挤压装置、氧气管及鼻胃管,输液、穿刺针、引流器具,大小便护理用具,甚至被套床单及病床……为了让病人更舒适,病房里这些司空见惯的用具,都被张静进行了改良。

  46岁的张静,有着20多年的护理经验,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外科一片区科护士长,也是四川省护理界的“发明达人”。

  2008年至今,张静已累计申报了8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其中53项已获得专利证书,成功转让10余项新型实用专利技术。

张静展示临床实用型发明。
张静展示临床实用型发明。

  第一次灵感

  解决病人呼吸难题

  1991年,张静毕业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并留在该院内科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一干就是26年。2016年,她担任医院外科的科护士长,负责骨科、胃肠外科等19个外科疾病病区近400名护士的管理工作。

  除了做好本职护理管理工作,张静还花费了大量心血致力于开拓专业领域、不断发明创新,在医院片区成立了科研与创新工作小组,带领片区内的护理姐妹,产出并申报了10多项实用新型护理专利技术。

  “2016年,全院申请专利123项,张静就报了60个。”四川省人民医院科技部副部长韩亮说。

  “我发明创造的灵感,来源于患者以及多年临床护理中的经验和心得。”张静说,家用呼吸机还没有被广泛使用的时候,她发明过一个“简易气囊按压器”。

  2007年,一位病人出院后,需要24小时不间断按压气囊辅助呼吸。“在医院有呼吸机辅助呼吸,回到家只能纯人工操作。”病人的儿子说,他们前后请了10多个保姆,每个都做不了两天就走了。“不按压病人就无法呼吸。”通过与病人家属多次上门和电话沟通,张静反复实验,完成了这个发明,“每次设置按多少次,就可以自动按。”帮助病人解决棘手问题的小发明,开启了张静的“发明之路”。

  一次性新型胃管

  已在部分医院试用

  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张静还发现,将胃管用胶布固定在患者鼻子上的传统方法,容易造成胃管移动,让人感觉不舒服。病人出汗或感到烦躁时,容易用手去扯掉,这样就要重新安置一个新的胃管,病人不仅要再次承受痛苦,也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因此,有些护理人员遇到插胃管的患者,总是提心吊胆。”张静的“一次性新型胃管”,设计了鼻部防扯脱夹,能抵住鼻端,不易滑脱。在胃管入胃的那端,有五六个孔,使引流更充分。同时,管子上设计了两个接头,能和空针“无缝对接”,降低被污染的几率。而且上面印有刻度,入胃长短一目了然。

  男婴专用、躺着也不会倒流的小便采集杯,自带尿不湿贴片的床单、“穿着保护膜”的防污染针筒……只要是能够减轻病人痛苦,提升工作效率的,张静都一直不遗余力地去摸索、尝试。

  拿下国家级奖项

  希望更多专利“活起来”

  就在去年,由她自主研制的“一人性负压引流装置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医学领域护理用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项创新项目进行PK,最终荣获了“中国医学领域护理用品产学研项目创新奖”。今年3月1日,张静还以高票通过了竞选,成为四川省护理学会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近年来,张静自费学完了本科法学课程,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护理及法学双本科学历的护士。“学法律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书写能力不够,很多护理文件表述都不规范。”

  在她担任呼吸科及呼吸监护室护士长不久后,每周都会花一定时间,考察各级护士的书写能力,比如针对每个患者,都要特别注明“询问家属有无药物过敏史”。除了掌握职业技能以外,再懂一些法律和心理学知识,对于护理工作更有帮助。

  张静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看到发明专利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让专利从纸上“活起来”,真正服务临床,造福患者。(记者王蕾摄影报道)

【编辑:王诗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