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莞将全面启动建设医联体 提出打破“公私界限”

2017年10月11日 15:2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鼓励民营医院组建医联体

  东莞将全面启动建设各种形式的医联体,提出打破“公私界限”——

东莞市三院和松山湖(生态园)社卫中心共建医联体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文聪

  作为全国医改的试点城市之一,东莞医改有了新动作。记者10日获悉,今年年底前,东莞将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不仅全市三级公立医院、镇街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组建医联体,还明确提出打破“公私界限”,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也组建医联体。

  医联体改变居民就医习惯

  昨日上午,年过六旬的林叔准备从谢岗医院出院,他此前因腿部骨折,已经住院休养了一个多月。他告诉记者,换作是前几年,自己肯定不会在谢岗当地做手术,而会选择去市人民医院或者周边镇的医院。“现在这里的专家也都是来自市人民医院,所以我很放心。”

  正如林叔所言,就在两年前,谢岗医院在周边居民的心目中还是一家“不上档次”的小医院。转变发生在2015年7月,东莞尝试让市人民医院与谢岗医院组建了全市首个医联体——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医联体成立后,市人民医院派出了36名医疗护理技术骨干率先到谢岗医院执业坐诊,实现了医疗技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市人民医院专家还直接参与并指导各项手术。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谢岗当地人的就医习惯正在悄然改变。据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由于医院设备不足,难以把患者留下来,谢岗本地有一半患者不在本地看病,而是分流到周边樟木头、桥头、常平等镇街医院和市区大医院,但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本地患者选择留在谢岗就诊,毗邻的惠州沥林、陈江、博罗等几个镇区的不少患者也慕名前来。“据统计,去年门诊量增加8711人次,增长了3.78%,住院病人5528人次,增长了5.24%,业务增长了22.82%。”

  “购买服务”成为主要模式

  基于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所起到的上述成效,上月底,东莞市政府决定将“医联体”这一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下发了《东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工作目标定为:到2017年年底,基本搭建医联体相关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全市镇街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组建医联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院组建医联体。到2018年年底,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对于各医院组建医联体的形式,《方案》指出,医联体建设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组建医联体,其中就包括“以帮扶形式组建三级医院与镇街医院医联体”、“以购买服务形式组建镇街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以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鼓励形式多样的医联体”等。

  市卫生和计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购买服务形式”将是东莞开展医联体的主要模式,主要由镇街医院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医联体,保持人财物相对独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镇街医院派遣医护人员到社卫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承接社卫中心不能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接收社卫中心机构人员培训和轮训,加快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留在基层。

  医联体

  名词解释

  医联体也叫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让百姓发烧感冒等小病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基层医院也能解决。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