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禁放烟花爆竹顺应了民意之变 好的年俗要与时俱进

2017年12月05日 09: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禁放烟花爆竹顺应了民意之变

  好的年俗当然要与时俱进,要契合这个时代民众的环保诉求、安全诉求。如果依然拿一成不变的传统来硬套当下的生活,未免扞格不入。

  -------------------------------------------------

  12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将北京五环路以内区域(含五环路)由“限制燃放区域”调整为“禁止燃放区域”。五环以外,各区也将划定禁止或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相信一些人会有怅然若失、空落落的感觉,有些不舍与焦虑:一点炮仗的声息也无,我们过的还是不是那个传统中国年?热闹在哪里?喜气又靠什么传递?“姑娘要花,小子要炮”的老北京民谣是不是也要改一改?

  这些想法并非不可理解。但应该看到,任何公共政策的变化背后,除了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思路之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民意基础。在当下的城市,对于烟花爆竹的取舍,早已超出了“年味儿”的考量范畴,而上升为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问题。依然拘执于传统的年味儿,听任炮声震天响、烟花满天飞,不再适应现下高密度城市生活的现实需要。

  北京已经拥有2000多万人口,这些人大多数居住在密匝匝的高层楼宇之中,一年一度的集中燃放,很难说给人带来欢乐更多还是麻烦更多,或者说,一部分燃放者的欢乐没准儿就是他人的磨难。而这笔账终究是要算进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成为这个社会无法回避的沉重负担。这些年来,尽管炮仗的销售量、燃放量逐年下降,但火情仍达到年均160件、伤人达到年均389人。而任何疏于防范的恣意燃放,都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比如2009年央视新址大火。

  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社会伤痛,在长时间刺激公众的情绪,甚至产生连锁反应。这一切均是因为当下城市生活的形态、方式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城市治理必须因势而变。这也是北京在持续12年“限放”之后,不得已启动“禁放”的深层原因所在。与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价值比起来,“年味儿”只能让位。

  何况,“年味儿”并不必然意味着漫天的硫磺味儿。硫磺的味道如何,公众自有切身体感。而从环保部门对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看,近5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燃放烟花量大的3天PM2.5平均浓度高于春节期间,春节期间又高于全年。每年集中燃放的那几天,炮仗的烟火相当于一种新的霾源,或许不无喜庆,但终归是会遮蔽蓝天、堰塞呼吸的霾。

  即便从老百姓的层面看,这些年来,从民意调查看,燃放意愿也在逐年下降。2017年春节前,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82.9%的被访市民表示不打算在京燃放烟花爆竹,较2016年上升6.4%。在被访市民中,36.5%表示“没有燃放意愿”,56.7%希望进一步“禁放”。可见,政府适时修改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格燃放,本身也是对社情民意的积极回应。

  一个欢乐的中国年,并不应该只有“热”和“闹”,也不必然指向霹雳般的烟花爆竹。好的年俗当然要与时俱进,要契合这个时代民众的环保诉求、安全诉求。如果依然拿一成不变的传统来硬套当下的生活,未免扞格不入。这也意味着,有必要发掘、养成新的年俗,以接续传统、传承文化、熨帖人心。

  至于新的年俗在哪里?这个不忙定论,也需要时光的积淀。至少在目前而言,能够享有更多的蓝天,听听呼啸的风,在温暖的冬日阳光里走一走,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胡印斌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