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义工十年挽救“问题孩子”:用孝道文化为心灵导航

2017年12月12日 14:06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刘从海带领学员晨读。

  义工刘从海:用孝道文化为心灵导航

  十年来影响、挽救了许多“问题孩子” 获得社会认可家长点赞

  □本报记者 红珊 文/摄

  在唐山有这样一支团队,所有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且无需交一分钱。他们弘扬孝道感恩,并以此修身正己,影响甚至挽救了许多人。十年来,团队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带走的是一颗颗向善的种子,坚守的是一方心灵的净土,他们在公益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不图回报,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义工”。而这个团队的组建发展,也与一名老义工密不可分。

  130串粽子邀来听众

  刘从海,滦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职工,做义工十年。谈起初衷,老刘说缘起于一堂课。“2007年,我在外地听了一堂关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课,深受触动,联想自己身边的乡邻百姓,有多少家庭矛盾都缘于‘孝义’二字。人常说‘孝门开,万福来’,修身从孝道开始,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回到家乡,他找到相熟的村干部,打算召集村民办班宣讲,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讲授给大家,结果无一人响应。刘从海并未气馁,他买来200斤糯米,发动家人包了一千多个粽子,用线绳穿成串,一串10个,然后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凡是听课村民每人发一串粽子。”这招果然奏效,一会儿工夫村委会就坐满了人。

  令他惊喜的是,宣讲一个小时,大家竟然没听够,继而延续到中午。下午,许多人带着姑嫂婆媳又来了。眼看自己带去的130串粽子快要不够分,刘从海赶紧差人到附近小卖部买来毛巾、香皂发给没领到粽子的人,村民们说,这样的课他们爱听。

  刘从海知道,吸引村民趋之若鹜的不止有粽子的力量,还有发生在村民身边最接地气的故事,以及打开症结的对症良方。从此,刘从海每次下乡宣讲都备上小礼品,平均每堂课都要花去他1200元左右。

  2008年,一个听过他课受益匪浅的企业老板主动找到他,无偿让他在厂里空闲的办公区和生活区讲课,以减去他四处巡讲奔波之苦,也为满足和容纳更多人集中听课,并自愿出资资助刘从海聘请老师,资助听课者食宿。自此,滦南县城里这家燕南制锹有限公司就多了个“名字”——孝道文化宣讲班,刘从海“义工老师”的“别名”也不胫而走,吸引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

■刘从海与学员谈心。李存福 摄

  “问题孩子”的心灵导师

  在与学员接触和交谈中,刘从海发现,未成年人在成长期的各种叛逆行为,是引起很多家庭矛盾的因素,倘若不能正确引导,不仅会毁了孩子,影响家庭,也会贻害社会。家长也急于将染上网瘾、厌学、混迹社会不务正业的孩子送到刘老师这里来,让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于是,刘从海将培训重新划分为短期班和45天封闭学习班,将重心转移到“问题孩子”教育上。他购买教材,聘请教师,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十大孝子为孩子们讲课,用真人真事感化他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浅出地解析。

  在这里,孩子们既能像在学校里一样有规律地学习、生活,又有不同于学校的课外力行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每天上午、下午正课之后,便是孩子们的力行时间,做饭、洗碗、打扫卫生……全员参与劳动。作为志愿者,他们进社区捡拾垃圾,到养老院为老人服务,为“创城”义务劳动,将孝亲敬老、仁爱感恩编排成节目去各处演出宣传,还曾赴玉树、进川藏慰问孤儿,捐资扶贫。

  石家庄小伙张瑶曾因打架斗殴、收保护费多次进拘留所,被家人强行送到这里后偷偷溜走过5次,都被刘从海及时发现劝回课堂。最后一次,张瑶手拿水果刀相威胁,任凭刘从海苦口婆心但他始终无动于衷。刘从海这下来气了:“你想走就捅我一刀,不然我会拼了命拦你。”张瑶无奈只好扔下刀子哭着回到教室。慢慢地,张瑶从桀骜不驯逐渐融入集体,两年后,他不仅变得活泼开朗,还懂得了关心父母和他人。如今,张瑶与刘老师做媒介绍的女友结婚成家,小两口均找到工作,开始了新生活。

  在刘从海班里,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孩子的改变都是经过刘老师用心血雕琢的,他们中有因网瘾被大学开除,6年封闭自己沉迷网络的唐山小伙;有只想啃老、不务正业的无锡“富二代”;有14岁辍学混迹社会的山西忻州的小混混;还有16岁靠打架、组织女孩卖淫赚钱的东北犯罪少年……而今,他们已脱胎换骨,回归家庭,以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地生活。

  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因为对刘老师的尊重,许多孩子在45天学习期满后不愿离开,选择留下做义工。现在这个义工团队的常住成员有20多人,其中在此时间最长的已有8年。因此当孩子们学有长进、到了成家年龄时,刘从海并不主张他们留下,而是鼓励他们走向社会自食其力,去承担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帮助他们迈出创业第一步,刘从海不止一次借钱给他们,最多一笔借出了12万元,帮助一个孩子买车跑出租。为了让这些尚未挣钱的孩子充分表达孝心,他还在每年春节或孩子父母过生日时,掏钱让孩子给父母带去礼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尽管刘从海笑言他这里是“铁打的基地,流水的义工”,但他的心里却在为这样的“流水”欣慰,“孩子们将孝行、感恩的‘种子’带回家乡、带向社会、带给家人,能够让孝道文化遍地开花。”

■原来同在义工班学习的孩子如今组建了幸福家庭。

  义工团队获社会认可

  义工团队在社会上的影响逐渐扩大,尤其是孩子们的变化,让家长切身感受到刘老师付出的心血得到了回报,“孩子到家主动干家务了”、“孩子不再泡网吧了”、“孩子竟然给我洗了脚”……这些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和习惯,使得家长们无比欣喜,刘从海被家长们视为“恩人”口口相传。

  与此同时,刘从海和他的义工团队也获得了社会认可。一些人在得知他们的事情后,主动加入这一行列,接受孝道文化再教育。也有一些人平时忙于工作,只要有活动必定到场,争相出力。

  今年76岁的曹海田原是一名艺术工作者,如今是这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义工。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曹老结识刘从海,并被他所从事的义工事业深深感染。从此,这个原本可以安享晚年、且有许多高薪聘请机会的老艺术家,毅然加入到他们中间,并带动老伴和儿女一起加入进来。

  曹老说:“是这片净土感染了我,这里的孩子们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孝道、感恩,他们的节目虽不专业,但他们真挚的情感、真实的故事打动了我,我愿用自己所懂的表演技巧,帮他们把节目打造得更好,而这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现在,义工班经常接到县区、街道甚至是外地市的演出邀请,作为编导的曹老和老伴每天忙于创作和排练,尽管是分文不取,但仍字句必究一丝不苟。

  刘从海说,义工班先后组织过45天封闭学习班13期,培训人数逾500人;两天和五天的短期培训班听众过万人。“如今,我们这里已经成为河北省义工协会唐山分会基地。团队发展到今天,始终与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无私支持密不可分,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团队才有了后勤保障和经济支撑。”

  2013年,唐山施而得肉制品有限公司老板力邀刘从海,希望他将讲堂从滦南开进唐山市区,并承诺将把施而得旧厂区重新打造成孝道文化教育基地,对基地建设及日常学习生活开支继续予以资助。今年,在唐山市腾达有限公司和曹妃甸开发区一医药连锁店等爱心企业的帮助下,义工班顺利完成了川藏四县区的扶贫之旅,并开启了“千里回访”行动。

  “明年是义工班组建十周年,我想借此搞一次‘千里回访’,走访一下原来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看看他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情况。”刘从海说,目前他已到丹东、锦州、石家庄、苏州、常熟、宜兴等地,回访了46人。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南下完成回访,待到明年十周年庆典,他将献上这份特殊的纪念大礼。(文中孩子姓名均为化名)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