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看阳新如何防范扶贫产业技术风险:13个产业专家服务团下到田间地头

2018年06月29日 11:06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 

  今年,阳新县启动“人才下乡,智助脱贫”计划,组织专家和120多位技术人员,成立苎麻、水果、食用菌等13个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防范产业脱贫中的技术风险。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阳新农村,真切感受到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渴求,和对专家服务的热望。

  “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传授”

  农村种植养殖产业,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技术服务往往成为难题。不少农民反映,技术人员“不打电话不来,打了电话未必来,来了转一圈就走。”

  据了解,在阳新,食用菌、水果、蔬菜等10余种扶贫产业,种植养殖户亏损的情况时有出现。技术服务,成为贫困户的心病。

  如何有效破解“心病”?“扶贫产业蓬勃发展,技术保障越来越紧迫。”该县政法委书记万鼎介绍,当前,阳新脱贫攻坚处于关键时期,今年以来全县新申报的村级扶贫产业达424项,总投资约2.8亿元,“县里组建13个产业专家服务团,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就是一个有力举措。”

  该县聘请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江汉大学及黄石3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特聘专家,与帮扶产业相关的县直机关负责人任团长,县镇两级技术员任技术顾问,指定牵头单位,明确专家服务团所指导的镇、村、户、具体产业,一一对应。“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解答,实现技术传授零距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汉忠介绍,县里要求专家服务团分工、责任都要明确,“哪个产业出问题,就追究哪个团长的责任”。

  “技术有保障,产业就见效”

  5月31日,枫林镇水源村苎麻基地起苗移栽。一接到电话,苎麻产业专家服务团团长张元林就来到该村,教贫困户如何起苗。

  张元林说,下乡技术帮扶的保障措施很全,公务车由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调派,每人每天60元伙食补助,每月还有50元通信补助。

  为让技术服务切实深入田间地头,阳新县完善了各项保障和管理制度。

  保障经费。各相关单位开办技术培训及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培训指导的相关费用,各单位报县政府审批,由财政列支。

  加强管理。技术帮扶情况,乡镇一月一统计,责任单位一季度一考核,县人才办综合排名,表现优秀的优先评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

  进村入户便利了,保障措施明确了,技术人才进村入户技术帮扶的积极性提高,贫困户对扶贫产业亏损的疑虑逐步消失,“有技术问题找专家服务团”成为阳新农民的新口头禅。

  每个专家服务团都建了为农民服务的微信群,对于一般性技术问题,通过微信群指导解决。“技术专家随叫随到,手把手教,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技术有保障,产业就一定会见效。”种植户伍正来赞不绝口。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新增苎麻种植面积2500余亩、杂柑爱媛28号种植面积12000余亩、食用菌栽培320余万棒,黄桃种植1600余亩,吴茱萸、野菊花等中药材栽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专项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7人次,培训贫困户多达1100人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98件,直接受益贫困户9000余户。

【编辑:周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