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还原文化荔湾 留住西关“乡愁”

2018年10月30日 16:3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还原文化荔湾 留住西关“乡愁”
   老西关焕新生 “广州文化原乡”用行动传承文明延续根脉

改造后的广州恩宁路永庆坊焕发无限活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广州恩宁路边的铜器店,铜器师傅正在档口“打铜”。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广彩师傅正在制作广彩陶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摄

  在广州荔湾,中山八路、中山七路一线,人民中路、人民南路一线,与珠江合围形成了“西关”。这一片区域浓缩了十三行、上下九、荔枝湾、恩宁路等广州标志性的文化空间。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粤剧名伶红线女、功夫巨星李小龙等文化名人都与这里结缘,更凝结了骑楼街、西关大屋、粤剧、泮塘美食等广州人最为深远的文化记忆。千年商都,人文荟萃于斯。

  在广州,26个历史文化街区在荔湾的有14个;今年公布的103处广州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单中有76处在荔湾,五批共721处广州历史建筑中荔湾有近240处;107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荔湾的项目占了三分之一。文化原乡,荔湾名副其实。

  目前,恩宁路已被列为广州市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与此同时,荔枝湾涌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十三行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等场馆的陆续开放,承载广州千年记忆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非遗项目得到保护、活化和传承。“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化根脉,广州用行动坚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廖靖文

  历史文化街区活化:

  永庆坊成创客小镇 恩宁路展古韵风华

  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了解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

  三年前的永庆坊,还是古旧的西关小巷,房屋破旧,略显萧条。作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一部分,2015年,永庆片区微改造项目启动,在“保育历史、活化更新”的理念下,改造保留岭南建筑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修缮传统建筑,打造三雕一彩一绣(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等西关传统非遗项目展示空间,导入创客空间、文化创意、教育等创新产业。2016年9月30日,这个在西关老巷中的“创客小镇”对外开放。永庆坊改造模式达到了“环境提升,文脉传承,功能转变,老城新生”的效果。

  岑能咏春传承基地去年入驻永庆一巷,“西关是一个有历史沉淀的地方,这里在原来风格上进行了升级改造,能较好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创始人岑兆伟认为,这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不仅要传承,还要考虑如何融入现代生活中。因此,他与隔壁的茶艺、书法、戏服等领域从业者进行交流、合作,也让咏春有了更多可能性。

  位于永庆二巷2号的銮舆堂是一个粤剧武打行馆,不少八和会馆的粤剧老倌都在这里压腿翻跟斗。堂内贴牌、旗子都在告诉人们銮舆堂的辉煌。如今,不少粤剧老前辈会在这里排练,教小朋友一些粤剧知识。据了解,荔湾区文广新局和广东粤剧銮舆堂于2015年首次成功恢复了华光师父诞巡游活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能让更多市民了解粤剧文化,弘扬和传承粤剧艺术,促进粤剧事业繁荣发展。

  华丽转身的不仅仅是永庆坊。因为永庆坊带动的人气,其所在的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如今正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老街魅力。粤剧声声入耳,老街岁月静好。

  十三行博物馆:

  擦亮享誉世界文化名片 复原广绣21种针法

  如果沿恩宁路往东走远一些,在文化公园入口就能看到十三行博物馆。馆内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昭示着十三行的辉煌历史,广州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在这里被传承。

  珠水滔滔,南海浩渺。十三行成就了世界历史上一段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为了擦亮广州十三行这张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片,2016年,荔湾区在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建立十三行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为收藏名家王恒、冯杰伉俪的无偿捐赠,包括广州彩瓷、通草画、广绣、象牙器、外销扇、五常家具以及银器、珐琅器、玻璃画、水彩画、油画、漆器等文物1700多件(套),涵盖了清代广州的主要外销工艺品。

  “除了展览外,我们还推出名家主讲的十三行博物馆大讲堂,深入浅出地向市民介绍十三行历史。”十三行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物馆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据了解,十三行博物馆收藏有清代及民国外销广绣服饰、屏风、装饰品等近百件,其中清代广绣屏风,尺幅巨大,针法多样,针工严谨,是清代广绣的代表作。“为了深入研究这批广绣藏品特色、清代及民国传统广绣针法技艺,博物馆从2016年起,与广州市非遗中心、广州绣品工艺厂合作,邀请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州最后的‘花佬’许炽光、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梁桂开等广绣大师担任顾问,复原了21种广绣传统针法。”该负责人说。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率先制定保护方案 推动传承人进校园

  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粤剧粤曲、“三雕一彩一绣”等行业生息兴盛之地,还是各种民俗、中医药、美食等非遗的原生地,散落街道坊间的非遗让荔湾成为最广州的代表城区。荔湾区文广新局非遗中心负责人给记者列出这样一组数字。广州市迄今共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7项,传承人约150名,荔湾现有31项非遗项目和50名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居各区首位。传承基地方面,现有区级非遗传承基地10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5个,全市5个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全部在荔湾。

  近年来,荔湾积极开展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荔湾早在2012年就率先制定了《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方案成为其他区制定同类工作方案的蓝本。今年,荔湾区正在制定《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办法》,将对非遗项目基地租赁和非遗大师提供补助。

  广彩国家级传承人谭广辉今年57岁,刚荣获“全国非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来为广彩传承创新呕心沥血的肯定。据了解,他是广州第一个将工作室开到省外(江西景德镇)的非遗传承人,他的工作室也是广州第一家雇用残障人士的非遗工作室。谭广辉介绍,近年来他一直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他和工作室的成员先后走进广州美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学校开设广彩课程。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一行,谭广辉已经连续三年在轻工职业学校开设广彩传承人学徒班。他自豪地说,他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在市工艺美术金鹰奖、市青少年工艺美术评比大赛中斩获多项冠军。

  如何留住西关“乡愁”:

  既要有本土意识 也要有国际视野

  通过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最文化”荔湾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市历史文化遗产活化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荔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黎表示,保护和传承岭南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懈相守和由衷的热爱。经过六年的努力,荔湾区已整理完稿广州十三行时期前后200年的大事纪——《十三行编年史》,《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也被列入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下一步,荔湾区将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非遗大师的技艺得到广泛的传播,同时推动十三行博物馆的国际交流,打造更多文化保护精品项目,提升百姓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广州知名度。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认为,广州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一定不能丢了传统。只有传承好传统文化,才能成为国际的广州。“对待历史和传统,我们既要尊重和敬畏,也要有创新发展的格局和眼光;既要有本土意识,也要有国际视野,这样的广州才会给人以家园感和认同感。”她说。

  未来:

  泮塘五约、宝源路列入计划

  荔湾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恩宁路二期改造项目已经完成招标,二期项目占地8.15万平方米,是一期面积的10倍,投入10.7亿元。改造突出创意办公、非遗文化传承、特色餐饮打造、民宿公寓项目引进,形成融为一体的西关历史文化创意街区。

  除了恩宁路,泮塘五约、宝源路片区的微改造已经相继被列入广州市城市更新计划。宝源路历史文化街区500米左右的路段集中了约20栋明清时期的西关民居,是广州旧民居最集中的路段。“我们将实施下水道、三线、消防通道、路面等的更新改造,形成一个舒适的步行体验空间。”泮塘五约项目正在进行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拾泮塘历史记忆,恢复村落集聚效应。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传统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形成鲜明的泮塘文化特色,复原泮塘五约传统人文风貌。

  荔湾非遗大数据

  广州市迄今共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7项,传承人约150名,荔湾现有31项非遗项目和50名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居各区首位。

  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

  粤曲、粤剧、玉雕、牙雕、广彩、广绣、岭南木偶戏。

  省级非遗项目8项

  粤剧八和祖师诞、岭南盆景、西关打铜、西关正骨、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南派花毽。

  非遗传承人

  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传承人17人、市级传承人11人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