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合力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2018年11月08日 14:21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淮河流域5省获政策“红包”
  合力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 记者熊丽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合力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根据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1.46亿,地区生产总值6.75万亿元。

  据介绍,当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洪标准不高,交通体系亟待完善,通江达海不够通畅;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经济转型发展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流动不畅,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根据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保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打赢蓝天保卫战。

  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显著改善,沿淮干支流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大幅度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形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淮河水道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镇格局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淮河文化”品牌初步打响;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流域、区域管理体制全面建立,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淮河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产业分工协作格局不断巩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生态经济带。

  在完善政策支持方面,规划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在多方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相关省份要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支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支持各市县探索“多规合一”,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支持区域内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法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支持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运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熊丽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