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乘客联手10秒制服持刀行凶者

2018年12月08日 02: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面对公交车上突如其来的一起恶性伤人事件 杨帆和赵小伟临危不惧——
  两乘客联手10秒制服持刀行凶者

  通州公安局和公交总队对582路公交车上见义勇为的赵小伟(右一)、杨帆(右二)进行表彰

  2017年7月17日上午,通州九棵树西路发生了一起恶性伤人事件,582路公交车上一名男子因性骚扰遭揭穿恼羞成怒,持刀扎伤一名女子。之后,男子被两名乘客在10秒钟内制服。这两名乘客就是杨帆和赵小伟。“作为老爷们儿,遇到这种事就得马上出手。” 对于见义勇为的义举他们这样说。

  两位素不相识的乘客

  携手制服持刀歹徒

  当天上午8时14分,582路20315668号无人售票车行驶到通州区翠屏南里站至果园环岛区间时,忽听车内乘客大喊:“杀人了!”整个车厢乱成一片,乘客们边喊叫边跑向车厢后部。

  行凶男子在前门靠近司机的位置,一只手勒住一位女乘客,一只手持刀向该女子脖子和后背的位置猛扎。这时,身处中门附近的杨帆一个箭步跨过去猛地抱住了歹徒,死死地握住了他持刀的手,并将他竭力向后拖。

  只见行凶男挥舞着手中尖刀拼命挣扎,杨帆处境也极为凶险。此刻赵小伟从车厢后面快速冲上前去,与杨帆一起夺下了“行凶男”手中的尖刀,按压住他的头,二人合力将他远远地拖离了受害人。

  在曝光的公交车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出,从犯罪嫌疑人拿出水果刀行凶到被二人制服,全程仅10秒钟。

  “看到这种事情就先冲上去制止,别出人命,就这么简单。”杨帆说。那一天监控视频中的他戴着白色耳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耳机哥”。

  “‘切哥’后来把他压倒在身下,他完全没有反抗能力了。但是他气焰不减,说我书包里还有一把刀呢!”赵小伟说。通州警方来了之后,二人告知了这一情况,后经警方查实,那行凶人书包里确实有一把菜刀。

  “切哥”是杨帆的微信昵称,“因为是做HR(人事经理)嘛,亲切,把亲字隐去了,就成了‘切哥’了。”杨帆幽默地说道。而在央视做编导的赵小伟在微信中发布的内容,多是台里的重大主题活动。这位默默无闻的幕后编导,没想到自己这一次居然走到台前,成为被新闻同行关注的主角。在这两个老爷们儿看来,所谓见义勇为,不过是尽了男人的本分。

  两位见义勇为者

  成了过命的好兄弟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路见不平就出手”在杨帆看来已是习惯。平时在公共场所碰上吵架一类的事,每次他也都是“上去就给劝开了”。单位同事间闹了矛盾,他知道了必定要出面调解,“大家一起喝顿酒就没事啦”。

  与杨帆“老爷们儿”的外在气质不同,赵小伟皮肤白皙、文质彬彬,还很腼腆,但在同事眼中,他绝对是个“老爷们儿”。

  小伟说,那天完事后他简单处理了一下手上和包上的少量血迹,直接就去上班了。下午,网上出现了通州582公交车伤人事件的警情通报,他才对同事说起此事。当时同事都惊呆了,“都说我牛,危险时刻能挺身而出,不愧是‘团长’。”赵小伟说,因为自己在部队待过,平时大家都称他为“团长”。 和杨帆一样,赵小伟在公共场所看到发生纠纷,也会上去劝阻。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杨帆和赵小伟因为这次协同作战,后来成了哥们儿、战友。两个人还发现,原来彼此居住得很近,小区挨着小区,而且孩子居然在同一个幼儿园。“已经是好兄弟了,约好几回酒了。”杨帆说。在他的微信里,还晒出了两人“相见恨晚”红着脸喝酒的照片。

  “我为啥说特别感谢小伟呢?小伟救了我半条命。那天,我上去之后就抓住行凶者的手、抓住他的手腕。在他抵抗的时候,我感觉旁边有人帮忙。这哥们儿是救了我一命。如果我摁不住行凶者的话,可能就会有穷凶极恶的其他事情发生。”杨帆回忆说。

  赵小伟则说:“其实我当时就在后门,你想想我要是想跑的话,我迈一步就下车了。但杨帆是第一个冲上去的,那种勇气,远远大于我啦!我们现在是过命的兄弟。”

  在2017年北京榜样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这对兄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两位勇敢的父亲

  成为孩子崇拜的英雄

  说起孩子的反应,二人都浮现出幸福满足的表情。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儿子对我很崇拜啊,说爸爸你太厉害了,太棒了!你见义勇为了,你是英雄。”小伟说。

  “我孩儿也说啊!爸爸是英雄。这回小孩写作文有的写了,这对小孩肯定是正面辅导。”杨帆说。

  这对英雄兄弟、这对为拯救他人生命不顾自身安危的义士,已经视曾经的义举为“过去时”。他们共同的心愿十分朴素简单:希望有更多的人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

  整理/本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陈海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