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南“摘帽村”拒绝返贫 多样种养催生漫山“致富果”

2019年02月28日 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湖南“摘帽村”拒绝返贫多样种养催生漫山“致富果”
    小溪村白石仙藏香猪养殖合作社工作人员检查藏香猪身体状况。 北组轩 摄

  中新网郴州2月28日电(通讯员 阮涛 北组轩 记者 徐志雄)“说小溪,唱小溪,我们小溪变了样!变啥样,你来看……脱贫致富奔小康!”在湖南郴州北湖区石盖塘街道小溪村,近年来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讲述的是当地脱贫摘帽后,村民们过上小康生活的故事。

  作为曾经的湖南省级贫困村,“软弱涣散”“交通不便”多年来一直是小溪村的标签。尽管村里有著名的神农殿遗址,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大自然的厚赐并没有使这里成为富庶之地。由于村级党组织涣散,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小溪村反而沦为省级贫困村,被戏称为“神农面前讨饭吃,躺在金山无钱用”。

小溪村驻村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北组轩 摄
小溪村驻村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北组轩 摄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

  “工作队进驻时,村里党支部三年换了三个书记,想开个党员大会根本来不了几个人。”回忆起2015年进村时的情景,时任小溪村扶贫工作队长、北湖区农开办副主任叶正飞感概不已。

  俗话说,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叶正飞说,工作队进村后,通过深入调研形成共识,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带出个好班子,我们就站不稳脚跟。”

  为选准“领头羊”,工作队深入走访村组党员干部、经济能人、退伍军人和贫困户,广泛听取意见,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一个能人——曾当过村干部的田双平。

  “双平现在被区里聘用到税费统征点上班,月工资3000多元,他会回来吗?”大家心里没底。

  “找到‘领头羊’不容易,就是抬也要把他抬回来!”工作队“五顾茅庐”,终于感动田双平。紧接着又“故技重施”,请村里的致富能手田玉成参选村主任。“两大头”配齐后,一个由7人组成,全部为大专文化以上的村“两委”班子成功组建。

  “新官上任三把火。”针对村里人心涣散的情况,田双平大胆提出“五必访五必问”,即访党员干部问班子运行,访村民组长问村情民意,访致富能手问脱贫路子,访贫困户问帮扶需求,访信访对象问矛盾诉求。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处处是村干部忙碌的身影。这一切小溪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明白,这个刚“出炉”的村班子是真心实意为大家干事。

小溪村驻村工作队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工作队召开周工作例会。 北组轩 摄
小溪村驻村工作队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工作队召开周工作例会。 北组轩 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村“两委”新班子的带领下,党员们主动请缨加入脱贫攻坚战。老支书杨香荣经常到患轻度癫痫病的贫困户陈永华家中做工作,鼓励他发展种养业;村里修通组公路,要占用一位村民的地,党员陈清祥主动拿出自己的良田与之交换……

  叶正飞回忆,村民们凝聚在一起后,短短两年时间,小溪村便修通了所有通组公路,村里20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在临近工业小区稳定就业,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如今,村民们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早晚还能在家干农活。”

  发展多样种养,脱贫拒绝返贫

  看到村里成功脱贫,工作队队员们有些沾沾自喜,认为可以歇歇气了。但叶正飞和小溪村“两委”深知,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绝不是稳定的脱贫。“不找准发展产业的路子,我们绝不撤队。”

  叶正飞说,栽种香葱是小溪村的传统产业,工作队原本决心做大该产业,但村里多个组在近800米海拔的高山上,常年气温较低,并不适宜种植香葱。为此,工作队多次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种植和牲畜饲养的多样种养业。

  陈先忠原本是小溪村的经济能人,靠着出色的经济头脑,多年前便已致富。2016年,在叶正飞的“缠访”下,他成了村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陈先忠成立“黄桃种植老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数百亩土地种植黄桃、猕猴桃、八月果等水果。他发动村里全体党员带头参股,带动村里包括26户贫困户在内的102户农户集体创业。如今,黄桃已进入盛果期,预计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

  在城里经商的小溪村村民段发朵也经不住工作队的“软磨硬泡”回村创业,成立了香猪养殖合作社,采取“能人带头兜底抗风险,贫困户入股保分红”的方式,建成年出栏500头的香猪养殖基地。

  2017年,工作队根据小溪村蜜源好、民风好、生态好的优势,多次邀请蜂蜜企业实地考察,很快在村里建成一个年产3吨的蜜蜂养殖基地。村里以2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每年固定分红15%以上。

  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黄桃、香猪、蜂蜜等等一连串的扶贫产业让村民受益匪浅,贫困户每年入股分红达3200元,加上在村里各个合作社以及临近工业小区的务工所得,小溪村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600元跃至7000元,不仅全部“摘帽”,且成功拒绝在工作队撤出后再度返贫。(完)

【编辑:李玉素】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