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流浪汉成网红大师被网友日夜围观 是孤独还是狂欢

2019年03月22日 14:29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流浪26年的公务员走红网络 “流浪大师”否认炒作:希望有安稳归宿来源:中国新闻网

  流浪汉成网红大师,是孤独还是狂欢?

  近几天,上海流浪汉沈巍在多个短视频平台走红。因其经常蹲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等书籍,且喜爱与人交流,被网友称为“国学大师”,3月20日,近百名主播微商聚集,许多网红美女都争先跟沈巍合影,并且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次日,小新来到实地采访。

  “并不想当网红”

  自己的视频突然在网上火了,沈巍说自己“根本没想到”。

  对于网上,特别是直播平台主播说跟他有合作,沈巍说他没有授权任何人,对直播活动也没兴趣。

  “很多人做直播、拍视频都是为了M-O-N-E-Y,money,但我对那个没兴趣。”

  

  可能是有人送给沈巍的食物 中新社 李秋莹摄

  沈巍对现在走红十分淡然,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注定就是平平淡淡的,现在这种热度可能十天也保不住,十天之后他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唯一让他惊讶的是,现在还有人跟着他一起捡垃圾。“其实没必要跟着我,我不是什么垃圾都捡,我只捡自己觉得有用的。

  “大家认为捡垃圾就是神经病,要把我送到精神病院,把我的三轮车拉走,把我捡来的东西又丢回垃圾桶。别的不说,但至少‘垃圾分类’我100%能做好。”

  

  沈巍的行李 中新社 王子涛摄

  沈巍走红后,有些人来要跟着他“接受锻炼”,还有些人要跟他“攀亲”,沈巍觉得这些都没必要。

  “(热点)结束之后我能结束我动荡的生活吗?还会不会被人赶走?或者说我的‘垃圾分类’行为大家都赞同、理解、宽容吗?”

  相比成为关注的焦点,沈巍可能更希望自己的“垃圾分类”行为被人理解。

  突然爆火,具体是何种状态?

  在屋子里为了安全不能出门,屋子门要用铁链锁上,想采访的人要先从门外递记者证再排队……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小新可能并不会相信,“流浪大师”沈巍已经如此火爆。

  

  附近正有主播在模仿沈巍 中新社 李秋莹摄

  上海的风雨并不能打消一些人的热情。

  3月21日下午,高科西路附近一处正在装修的沿街店铺前,围满了各类直播平台主播、自媒体以及市民。坐在店内深处的,正是在网上走红被称为“流浪大师”的沈巍。

  

  将手机贴在门上的人们 中新社 王子涛摄

  挤过拥挤的人群,解开门口的铁链,小新见到了坐在三块从大到小垒起来的水泥石板上的流浪汉沈巍。

  越跟身边人来往少就越跟书亲近

  书和垃圾,或许是沈巍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件东西。沈巍是上海人,从小就喜欢看书。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买书,沈巍就想到了捡废品卖钱买书。

  沈巍爱买书,他说以前上海几乎所有旧书店的营业员都认识他,那时候买的书能装几卡车,但如今很多书都没有了。

  “现在买书一般去地摊上看,看到好的就买。我不会上网,有时候也托人在网上买书,但我一定要事先确认过版本。”

  

  沈巍介绍《水浒传》的版本、包装 中新社 王子涛 摄

  沈巍回忆以前去杭州,他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杭州新华书店在哪里,然后直奔书店。

  “看书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后来求知欲越来越强。越跟身边人来往少就越跟书亲近。”

  沈巍的爆火,也是因为他看的书多,在网上的各类视频里,沈巍讲《左传》《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很多网友称他是“国学大师”“流浪大师”。

  

  沈巍在身边的书籍 中新社 张冬俊 摄

  “大家都叫我‘大师’我觉得好笑。就拿京剧来说,京剧名家这么多,能被称为‘大师’的也就梅兰芳他们几个。”

  谈及梅兰芳,沈巍便开始细数他看过的梅兰芳相关作品,包括《我的电影生活》《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东游记》《梅兰芳文集》等。

  沈巍说,关于梅兰芳他原本想写篇文章,大概内容为梅兰芳应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起人。因为梅兰芳曾经写文章表示,戏曲应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下来,这与现在提倡的非遗保护理念不谋而合。

  

  沈巍介绍《水浒传》的版本、包装 中新社 王子涛 摄

  沈巍还说,他看书最佩服的是文人的文学素养。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恩格斯关于巴尔扎特的经典论述,他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我们看书仅仅是把知识点挑出来,文人能从知识点挑出里面的内涵,这我们普通人做不到。”

  

  沈巍讲述不同书籍的封面设计 中新社 张冬俊 摄

  “我的理念让我不能安顿下来”

  沈巍从小就养成了捡垃圾的习惯。而他的“捡垃圾”,并不是“什么都捡”。

  “看到地上有橘子皮,我不会捡,因为这是环卫工的事,我捡了是越俎代庖。如果地上有一张纸,我肯定会捡,因为不捡会被丢进垃圾桶,这张纸不该是这种命运。”沈巍说。

  

  沈巍的行李 中新社 李秋莹摄

  沈巍捡垃圾的习惯,到了徐汇区审计局上班后也没有改变。

  “从上班第一天开始,我每天下班后都要把审计局大楼每个垃圾桶都翻一遍。”沈巍说,一开始别人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被人知道报告了领导后,自己就一直“休病假”至今。

  据徐汇区审计局方面表示,“沈巍于1986年进入徐汇区审计局工作,1993年起因病休假至今。在其病休期间,我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向其发放了工资。”

  很多人觉得沈巍一直流浪在外是因为没钱租房子,但沈巍说,26年来单位一直在给他发工资,流浪在外更多是因为他捡垃圾的习惯所致。

  

  沈巍目前住的地方 中新社 王子涛摄

  沈巍说,这些年他一直过着借房子被赶出来流浪一段时间,再借房子再被赶出来再流浪一段时间的日子。

  “我努力在找住的地方,但我的理念让我不能安顿下来。”

  铁链锁的是门外的人

  

  装修房用铁链上锁 中新社 李秋莹摄

  见到沈巍的过程其实很顺利,递了记者证进去,在外面等了大概半个小时,我们就进去了,接近一个小时的交谈,沈巍眼神清亮、出口成章,和网络上大家的印象基本相同。

  真正让小新惊讶的,是围在外面的人群。

  “我们这样(把大师锁在屋内)也是没办法,外面的人太疯狂了,铁链锁的是外面的人,今天下雨人还少一点,昨天因为是晴天,差点发生踩踏事件。”

  除了我们,装修房内还有一群自发组织起来,保护沈巍的人们,他们大多是附近的邻居,和沈巍相识多年,不求名不求利,只是不忍看到沈巍被如此“折腾”。

  “这几天更是疯狂,我们有的人连夜里也要在这里帮他看着,你看那个小哥,眼睛熬的通红……”正说着,敲玻璃的声音引起了小新的注意,一抬头,才发现因为自己站的位置影响了屋外的人拍摄沈巍,他们正在“敲玻璃示意”。

  

  贴在门上拍摄的人群 中新社 李秋莹摄

  在进门采访前,小新对专程前往的人做了些采访,没想到的是,因为采访,一些主播里镜头的主角,变成了我自己。

  “大家快来看,又有媒体来采访我们大师了!感谢xxx送来的火箭,谢谢!”

  

  直播达人接受采访 中新社 张冬俊 摄

  大家似乎对我们的到来十分惊喜,短短几分钟,外面的人群一大部分涌向了我们,有正在直播的主播,有热心来为我们“指路”的“路人”,大家对着小新,表现欲非常强烈。

  

  沈巍的仰慕者接受采访 据说从甘肃赶来 还给沈巍带了书籍 中新社 张冬俊 摄

  等到小新采访结束时,门口草地里赫然站着一个“孙悟空”,拿着手机正在做直播,看着手机壳的样式,和进门前我采访的那位主播,好像是同一个人……

  

  正在直播的“孙悟空” 中新社 李秋莹摄

  从有意思到有意义

  相比沈巍本人对于爆火的平静,门外的人更像是在狂欢,之前有消息爆出,拍摄沈巍的一条短视频要价500—1000,抖音上随便一条短视频浏览量就可以破百万。

  

  21日下午刚刚从苏州赶来的一位先生中新社 张冬俊 摄

  采访时大家对自己的来意,有人非常坦诚,“在网上看到大师很火,想过来做直播,蹭个流量”;有人说自己单纯崇拜沈巍所以过来的;还有人说自己是给沈巍送书的……

  安徽、苏州、甘肃……门外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手机和充电宝成为了他们此行的必备工具。

  

  沈巍开门出来劝大家离开 中新社 王子涛摄

  针对这样的现象,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在21号下午接受了小新的采访。

  谈及事情背后的原因,顾俊分析,现在的一部分人们用围观取代好奇,发出去就有点击率,量级到了就能变现,于是有更多人这么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无聊的人赚无聊人的钱。

  

  沈巍接受采访 中新社 王子涛摄

  看到现场情况的视频,顾俊说道,“大部分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多是90后,95后,这批人没有人文关怀,不懂尊重,没有同情心,有的就是猎奇,别人的生活方式看过就算了,直播,拍摄分享,有想过流浪大师的感受吗?”

  在顾俊的看法中,部分媒体也不应该参与到这件事情的跟风炒作,”再说媒体,我们的主流媒体不考虑受众,无所作为,跟着炒作这件事与围观者一样无聊无良;部分非主流如自媒体没有底线,无所不为,但接受自媒体的人是敞开心的,入耳入脑入心,导致大量人是没有底线的。“

  

  群众递给沈巍的柑橘 中新社 王子涛摄

  对围观的年轻人,顾骏也有话说:“围观的年轻人,不思考如何让他更体面地捡垃圾,健康卫生地生活,而是让他成为围观对象,这太值得深思了。今天年轻人的价值标准混乱,认识事物要从”有意思”转变到“有意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活跃在自媒体上的年轻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作者:王子涛 李秋莹

  

【编辑:房家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