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人工智能成为辟谣新工具

2019年04月10日 10: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让人工智能成为辟谣新工具(云中漫笔)

  日前,阿里巴巴发布了一项旨在粉碎网络谣言和假新闻的AI(人工智能)技术——“AI谣言粉碎机”。据称,这款谣言粉碎机目前在特定场景中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1%。对此,很多网友打趣地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爸妈会给自己推送诸如“这十种食物千万不要在早上吃”“牛奶和番茄在一起吃会致癌”等内容了。

  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在一定的利益驱动和社会心理机制作用下,一些互联网平台用户试图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及低俗内容谋取利益。由于这类虚假信息及低俗内容往往流传甚快甚广,公众对此防不胜防。有调查报告称,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低俗色情是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占比最高的四类风险。其中66.2%的中老年人遭遇过网络谣言,52.7%遭遇过虚假广告,37.4%遭遇过网络诈骗。从这个角度来说,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对敏感词、标题党和虚假信息进行技术性拦截,很有必要。

  今日头条于2016年底上线了辟谣功能,腾讯网在2017年上线较真事实查证平台,微信也于2017年推出辟谣助手小程序,用户可以主动搜索查证,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能及时收到提醒。实践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推进后,这些新应用确实对互联网空间的清朗化、信息筛选的高效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有一些网友担心,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脑,其计算方法不包含人类的价值判断,使用可能带来安全风险挑战;现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将来会不会被其取而代之。对此,专家表示,应该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全社会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特别是对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设计人员而言,需要明晰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设置好防火墙,应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危害。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着重提高公众传播素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虚假信息及低俗内容发布者的处罚力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AI谣言粉碎机”一样的技术,让互联网空间越来越风清气正。

  栾雨石

【编辑:梁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