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细菌战受害者:还好有他们,“伤口”才愈合

2019年04月10日 10:34 来源:中国之声 参与互动 

  日本细菌战受害者:还好有他们,79年前的“伤口”才愈合

  他们用青春的血性,

  铭记中国人英勇抗战的历史;

  他们用医者仁心的大爱,

  疗治日本细菌战留下的伤痛。

  十年接力,

  他们为细菌战受害者

  带去希望和抚慰;

  山路崎岖,

  记得住一队白衣天使跋踄的身影。

  青春英雄——万少华医疗队

  点击音频,更多精彩

  十年接力,为细菌战受害者义务上门医疗

  衢州的春天,到处都飘着山茶花的清香,87岁的张宝善不出门,也能感受到这熟悉的味道。被日本细菌战折磨了70多年的一双烂脚,刚刚植过皮,还不大能落地行走,万少华大夫今天来家里看他。

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张宝善老人

  万少华:“这一块是我们给他植的皮。”

  张宝善:“这一块补上去的。这个不用动它了,已经风干了。”

  万少华:“现在干燥得很好。”

  张宝善:“这要谢谢你们,你们尽力了,真的尽力了。”

  点击视频,见证医者仁心为细菌战受害者带去希望和抚慰

  烂脚病的学名是炭疽杆菌引起的皮肤溃疡综合症。1940年起,侵华日军在衢州多次实施了细菌战,造成鼠疫、霍乱、伤寒等疫病流行,患病者30多万人,4万多人死亡。当年11岁的张宝善就这样感染了炭疽病菌。

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介绍

  张宝善:“一碰到那个草,就痒,一痒一抓破了,就感染了,就那么简单。我的母亲就拉肚子,拉到当年的年底,离春节还有三天,就走掉了。”

  万少华:“就是伤寒。(也是细菌战)投到井里面,大家喝水以后,主要就是腹泻,有些厉害的肠道会穿孔。”

  日军细菌战的受害者很多都是和张宝善一样,腿脚溃烂,严重的还引发败血症。2009年,浙江开始对细菌战受害者实施医疗救助,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万少华等12名医护人员组成了“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治疗小组,义务为老人们上门医疗。

万少华团队出发前的准备

  治愈身上的创面,抚慰战火灼伤的心

  医生:“你坐,你先坐。”

  黄延林:“好好好,吃橘子,吃橘子,装起来。”

  护士:“橘子是他们这儿的特产。”

  黄延林:“快快,快吃……”

黄延林老人请医护人员吃橘子

  85岁的黄延林经过治疗已经康复,曾经腐烂生蛆、恶臭扑鼻的伤口如今已经愈合,腿上那些斑斑驳驳的伤疤印证着曾经惨无人道的戕害。

  记者:“爷爷看起来身体不错哦。”

  黄延林:“身体啊,咦,天天要去劳动的!挖那个笋啊!”

  记者:“这是您挖的笋?”

  黄延林:“笋干去年烘了150斤……”

  看到老人现在的身体状况,护士祝黎昕觉得她们这么多年的坚持,特别有意义,治愈的是老人们身上的创面,抚慰的是战火灼伤的心。

医护人员检查老人腿部的创面

  祝黎昕说:“他们现在已经好很多了,脚最开始的时候是很烂的,味道也很重,尤其夏天的时候味道更重,现在已经就这么小的创口。之前就是很大的整片的那种,能从脚背一直烂到小腿,很大面积,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黄延林老人创面痊愈后,开心的笑容

  70多年伤口的折磨煎熬难忍,但老人忧心的还有百年之后,在老人们的意念里,特别担心带着这些腐烂的创伤离开人世。

  护士祝黎昕说:“之前有一位老人家走了,我打电话给她的时候是他儿子接的,他说他妈妈前段时间刚走的,但是我还是非常感谢你们,因为她走的时候她的烂脚是好了的。他说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动,因为他们那一辈的人觉得能保持一个所有都是完整的走掉是非常非常好的,她说她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这个脚会愈合。当时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治愈细菌战受害者,医生在和时间赛跑

  柯城区目前还有11位细菌战烂脚病患者。21岁的护士黄奇年龄最小,但她却有和时间赛跑的紧迫。

  黄奇:“最开始有39个,再后来慢慢的就是一个个走掉,像车开过来路过这个村庄,本来这里以前住的本来是那个爷爷、这个奶奶,提起来很落寞的那种感觉。”

  记者:“但现在已经不在了。”

  黄奇:“以前一开始来的时候,他们讲到以前那种经历,他们哭我就会跟着哭。”

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死难者部分名单

  细菌战幸存的老人年龄都在八九十岁,身体机能退化,伤口恢复更为漫长。衢州春天多雨,年纪最大、情况最严重的魏洪福老人病情又反复了,万少华叮嘱医护人员赶紧去看看。

  万少华说:“今天下午你们去看一下九华的魏洪福老人,他儿子打我电话,说老人脚有点肿,今天你们一起去看一下他,如果是厉害起来了,你们就把他接到医院里来治疗一段时间,稳定了以后再让他回去……”

  今天出诊小组的主治医生是丁声权大夫,女儿正生着病,但因为魏洪福老人的情况突然严重,丁声权急忙冒着雨从家里赶过来。

  丁声权:“(女儿)昨天晚上突然发烧了,38度,快39度。”

  记者:“女儿几岁了?”

  丁声权:“一周岁不到。”

  记者:“这边挂念女儿,那边又挂念老爷子。”

  丁声权:“去给魏老爷子换个药,看一下,他脚烂得比较严重一点,目前是情况最严重的一个老人家了。去过好多次了,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

  开车一个多小时,从衢州柯城区人民医院到九华坞口,89岁的魏洪福两只脚红肿得像套了一双棉鞋,脚背上溃烂的疮口有一公分那么深,几乎能看见骨头。

  护士:“这边又起来了,肿起来了。”

  魏洪福:“给我痛得啊!晚上痛,白天还可以的。”

  丁声权:“和糖尿病有关的……纱布不够。”

  姜好:“再拆一包……弄过以后好点没?包了以后?”

  魏洪福:“哎哎。”

  姜好:“现在还痛不?”

  魏洪福:“痛。”

给魏洪福老人上药

  上过了药,魏洪福的脚还是肿得不能沾地,医生们把他带回医院治疗。

  丁声权:“喂,金华,你还在单位吧,九华的老魏过来住院,现在开车,已经在路上了,刚出发,你跟护士长联系一下,晚饭订餐给他报一下,床位给他安排好……”

  到病房已经晚上6点多了,晚饭早已摆在床头,照顾老人牙不好,护士长特地给打了豆腐和蛋羹。

  护士:“小心,小心哦,慢点,等下给你拿个枕头,摇高一点,好了……”

  魏洪福:“晚饭有哇?”

  医生:“饭给你准备好了,可以吃饭了。”

  魏洪福:“我人也到了饭也到了(笑声)。”

  护士:“我给你拿过来,爷爷认识我吗?”

  魏洪福:“我会不认识你?”

  护士:“那我叫什么名字?”

  魏洪福:“名字不记得了,小姑娘我知道的。”

  护士:“外面下雨了呀,叫小雨的嘛……”

医护人员为魏洪福老人准备饭菜

  创面修复中心的主治医师姜金华刚下门诊,没来得及吃饭,在病房等着魏洪福。

  记者:“姜医生看起来跟魏爷爷也很熟悉了。”

  姜金华:“是比较熟,经常去他家里,给他换药。”

  万少华:“接他、送他,很多次了。”

  魏洪福:“对,经常送我回家(笑声)。”

  万少华:“经常开自己的车把他送回去。”

  魏洪福:“都是他送我回家的,感情很好的。”

  这些医生的不懈研究治愈了更多患者

  日本是二战中唯一大规模实施细菌战的国家,多年来,对“细菌战烂脚病”的研究只停留在史学界,医学领域几乎还是空白。姜金华和同事们把十年来钻研“烂脚病”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开始用在糖尿病、静脉曲张等常见病的皮肤溃疡综合症的治疗上。

  姜金华说:“现在有很多类似于其他的烂脚病,比如说静脉曲张老烂腿、糖尿病足,也是烂脚病,但烂脚的原因是血糖或者血管引起的,也会过来找到我们,我也会帮他们治。在他们眼里‘老烂腿’都是治不好的毛病,现在我能够一个个把他们稳定下来,有的也是能治好,是很有价值的。”

  家属:“姜医生技术很好的。哎呦,我们最高兴的!我妈妈96岁了,因为那个疮烂得很厉害,进来的时候我都不敢看!现在我也敢看了,好多了!她原来都不会翻身的,现在都会翻身了……”

  雨越下越大,把魏爷爷交接给同事姜金华,丁声权也赶紧回家,女儿欣欣还没退烧。

  记者:“女儿还在发烧。”

  丁声权:“对,我回去看一下。”

  记者:“家里有个医生爸爸,女儿应该很幸福吧。”

  丁声权:“也没用啊,关键是陪伴不了啊。”

  十年间,曾经12人的团队如今已经壮大到77人,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治疗队,在柯城区各地往返颠簸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他们还将一直做下去。

  丁声权说:"英雄,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无我的状态,就是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

  姜好说:“做一件好事情我觉得很容易,但是如果一件事情要坚持在做,传接下去一直在做的话,这才是伟大之处。”

  抗战胜利74年了,硝烟远去了吗?

  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受害者诉讼团成员叶赛舟向记者讲述向日本申诉的经历,从1998年2月至2005年7月,经过八年申诉,日本东京法庭一审26次开庭宣判,二审2次开庭宣判,日本法庭承认了施行细菌武器的事实和罪行,但不予道歉和赔偿。

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受害者诉讼团成员叶赛舟向记者讲述向日本申诉的经历

  已是四世同堂的89岁的叶赛舟说,日常的生活富足喜乐,但早上醒来,脑子里盘旋的却依然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