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江源小山村第一书记的“生态环保生意经”

2019年05月12日 15: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宁5月12日电 题:三江源小山村第一书记的“生态环保生意经”

  作者 孙睿

  刚过立夏节气,青海三江源核心区也渐渐暖和,农机具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窝赛乡依隆村的草地上来回穿梭。

  “过去,由于过度放牧,这里大片大片的草场都是秃地,寸草不生。”依隆村村民更南告诉记者。

  “黑土滩”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上世纪90年代,黑土滩面积呈逐渐扩大趋势,对整个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而牧民更南的家就地处三江源核心区,平均海拔4000米,全村草场几乎都成了“黑土滩”。

  据依隆村村委会主任肉旦介绍,村里以前也来过不少干部,只因村子条件艰苦,黑土滩面积大,脱贫增收难度较大,大多数人都是兜一圈就走了。然而,2015年10月,担任依隆村“第一书记”果洛州三江源办公室副主任万玛加扭转了局面。

  “记得刚到村里的第一天,牧民们都以为我也只是来‘转一圈’,也不愿与我有过多的交流。”万玛加对记者说,面对村干部、村民的诸多疑惑,他就立即开始摸底调查,短短两个月内,依隆村92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然于心。

  依隆村贫困户满拉说,“我们家的情况万书记比我都清楚。”

  “情况都了解了,但是没资金、缺技术,最主要是懒得动、不想学。”在经过前期调查后万玛加发现,依隆村地处吉曲河河谷,为此他把重点放在了村里那片黑土滩上,决定发展饲草产业。

  “当年为了节约资金,万玛加亲自带领驻村干部前往西宁组织农资,他们既订货当‘老板’,又背麻袋装车当‘搬运工’。”肉旦说。

  “自村上饲草产业起步发展至2018年底,已种植约700亩,收获青干草6500捆,销售收入15万余元(人民币,下同)。这样既治理了黑土滩,还保护了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共赢。”万玛加说。

  “万书记手把手教会了我们饲草种植收割打捆技术,通过两年的种植,目前我家的收入已达到人均4948元了。”村民确智说。

  除了发展饲草产业,万玛加还结合多年的经验,瞄准了周期短、见效快的藏羊养殖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

  “目前,饲草产业使全村建档立卡的一般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元;而依隆村藏羊养殖项目预计2019年底将为一般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左右。”万玛加说。

  据青海省官方统计,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和二期规划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其中黑土滩治理区植被盖度由20%增加到80%,草地平均产草量有所增加。

  今天的依隆村,“黑土滩”已经变成了“饲草基地”,万玛加的生态环保经济经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完)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