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0后”草根艺人上演现代版“核舟记” 期待开专属展馆

2019年05月23日 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80后”草根艺人上演现代版“核舟记”期待开专属展馆
    图为雕刻场景。 林波 摄

  (爱国情 奋斗者)“80后”草根艺人上演现代版“核舟记” 期待开专属展馆

  中新网宁波5月23日电(记者 林波)一枚小小的果核,却蕴藏着一个大大的世界。从厨师到微雕师,在浙江奉化,有这样一位“80后”民间“草根”艺人,以果核当纸,以雕刀当笔,上演了现代版“核舟记”。

图为雕刻场景。 林波 摄
图为雕刻场景。 林波 摄

  他就是1980年出生的林军辉,在他的一刀一划之下,毫厘之间,隐藏着大千世界。

图为核雕刀。 林波 摄
图为核雕刀。 林波 摄

  “我从小喜欢做手工,喜欢雕刻。”林军辉告诉记者,因为喜欢雕刻萝卜摆饰,他成年后选择了做一名厨师。

图为使用放大镜雕刻。 林波 摄
图为使用放大镜雕刻。 林波 摄

  2004年,林军辉通过网络接触到了微雕,“与雕萝卜相比,这才是真正的技术,网络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图为放大镜下的微雕。 林波 摄
图为放大镜下的微雕。 林波 摄

  此后,林军辉便购买器材和原料,自学微雕,“遇到不懂的,我就利用网络平台向著名核雕艺术家秋人老师学习,给他发邮件、拍照。”

  让林军辉感激的是,尽管是一个微雕“菜鸟”级学者,但秋人却一直鼓励他学习并远程免费教学指导。

图为微雕作品《携琴访友》。 林波 摄
图为微雕作品《携琴访友》。 林波 摄

  彼时,林军辉的刀下仍有诸多稚嫩,但他却乐在其中。

  “我将自己的微雕作品送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慢慢也积累了第一批的客源。”回忆起学习初期的场景,林军辉的脸上满是微笑。

  2008年,林军辉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而转机也由此到来。

  “我开始思考自己接下去要走的路。”林军辉坦言,厨师的工作不能较好顾家,而此时他的微雕作品也已获得当地市场认可,“微雕的收入已经和厨师收入持平。”

  就在这一年,林军辉决定从厨师岗位辞职,选择全职做微雕。

  “初创期的条件远不如现在,一张桌子、一把刀、一个桃核就是我所有的创作道具。”创业初期的林军辉在阳台上摆了一张小桌子,这也成了他的创作天地。

  在林军辉的作品展柜上,记者注意到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动画人物作品——喜羊羊。林军辉解释道,这是他第一年全职做微雕的一个作品,“主要是为了雕刻给女儿玩,那时候刀工还很稚嫩。”

  为了更好地学习微雕手工艺,2012年,林军辉决定去丽水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艺,“去了秋人老师那里学习,最后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他的徒弟。”

图为微雕作品《喜羊羊》。 林波 摄
图为微雕作品《喜羊羊》。 林波 摄

  在丽水的三年,是林军辉收获颇丰的时光。

  “从前我的微雕停留在如何雕得细、雕得像、雕得满,在老师那里,我学习到了构图、主题、场景,如何让每一个作品都拥有独特的内涵。”林军辉如是说道。

  2015年,林军辉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他选择从丽水回到家乡奉化,继续从事微雕工作。

  一个米粒大小的文人雅士携带一把古琴行走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下,远处的小船随着溪流而轻缓起伏,停靠在岸边,这是林军辉2018年创作的桃雕作品《携琴访友》。

  “这件微雕作品雕刻了半个月,当时每天一睁眼就想着雕刻。”林军辉说,为了让微雕更为真实,他特地去乐器店买了一架古琴,“因为对古琴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雕刻,所以买了一架古琴作为样品。”

  对于雕刻,林军辉直言是打从心眼里喜欢,“这可以说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间不到10平米的阁楼,是他如今平时工作的地方。在他的工作台上,记者注意到桌角的收纳盒里摆放了数十把不同型号的核雕刀,最小的核雕刀仅有针孔那么大,而最大的刀也不超过3毫米。

  “这些核雕刀都是我自己制作的。”林军辉指了指一旁的铁片解释道,因为微雕的特殊性,每一把核雕刀都属于“量身定制”。

  除了核雕刀外,制作微雕少不了放大镜。

  “以雕树叶为例,这些细致活只能通过放大镜放大后才能开始雕刻,因为肉眼无法看清细微之处。”将桃核放在30倍放大镜下,林军辉使用最小的刀片开始雕刻树叶。

  如今,林军辉的微雕作品已有数百件,而他却陷入了“销售恐慌”。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存放自己作品的艺术馆。”林军辉告诉记者,每一件微雕作品就如同自己的孩子,都想留在自己的身边,“每一件微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凝聚了我的心血,我不想再销售了。”

  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馆是林军辉的梦想。

  在十余年的创作中,他积累了不少作品,而如何借着这些作品打造微雕“朋友圈”正成为他当下关注的焦点。

  “从打造家乡文化作品开始。”此刻的林军辉正思索着如何让微雕融入家乡元素,继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微雕创作。而在他的刀下,属于奉化的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已经创作完成,这也将是他新的开始。(完)

【编辑:李玉素】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