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46载改土治碱之路

2019年05月31日 10:15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46载改土治碱之路

  陈 龙

  如今的河北省曲周县,广袤麦田令人心旷神怡。可曾想,40多年前,这里饱受盐碱地困扰,莫说粮食高产,就连野草树木都很难存活。

  是一群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来到了这里,46年里,他们一代又一代扎根基层,将汗与泪洒在这片热土,改善了曲周当地盐碱土壤环境,带动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大师生扎根治理 曲周彻底结束吃救济粮历史

  当地人告诉记者,自古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主要靠淋小盐、熬卤水谋生。民间更有着“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楼声响、不见粮归仓”的说法。

  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号召,以辛德惠、石元春、毛达如、黄仁安、陶益寿教授为首的治理小组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最为严重的张庄村,建设治碱试验站,拉开了曲周乃至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治理序幕。

  专家组扎根曲周后,考察研究土壤成分,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季风气候带区域水盐运动规律和“工程生态设计方法”,建立盐渍化障碍因素综合治理工程配套体系;因地制宜采用沟网结合、深沟浅井、抽盐补淡的方法,完成了曲周北部28万亩盐碱地的治理工作。到1978年,亩产粮食达到500公斤,相比1972年亩产79公斤增长了6倍多。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曲周县全境已不见盐碱地踪迹。盐碱荒地变成了亩亩良田,当地农民第一次有能力向外出售粮食,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为此,农民们以及曲周县政府特意在试验站内立碑,以感谢农大师生多年来的辛勤付出。

  试验站不仅走出了院士 也走出了农业发展新路

  改土治碱的成功,开创了一流大学与县乡政府合作的先河。

  46年来,曲周试验站先后走出了3位院士,培养出70多位教授,30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为曲周县培养出5000多名农民技术骨干和农业技术人员。

  曲周试验站先后承担了80余项国际合作及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发出20余项农业科学技术,申请专利20多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中《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区综合治理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曲周县和中国农大的全面合作下,该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全国首批科技富农县、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示范县以及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近年来,曲周试验站围绕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了现代高产高效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

  乡村科技小院 打通农民与高校间合作“最后一公里”

  作为科技兴农、技术扶农的“龙头”,曲周试验站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曲周乃至整个黄淮海平原农业技术的发展。为了打通技术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农业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首家科技小院。

  在科技小院,农大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运用现代化知识真正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科技人员与农民、科研院校与农村的无缝对接,有效解决了科研生产中的脱节问题。

  自2009年曲周白寨乡第一家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有23个省、市、自治区的29家科研院所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起121家科技小院,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农作物体系的科技小院网络。

  成立10年以来,科技小院先后引进105项各类农业生产技术,涵盖了小麦、玉米、水稻、苹果、菠萝等45个农作物体系,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24篇,研发新产品6个,申请专利8项,成果先后于2016年和2018年发布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上。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中国农大和曲周的情缘已走过46个春夏秋冬,历经改土治碱、综合发展、高效高产等多个阶段,不仅改善了曲周当地盐碱土壤环境,更带动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玉素】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