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驻村干部黄兵:手绘村地图 只为找到100家贫困户

2019年06月04日 11:1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驻村干部黄兵:
  手绘村地图 只为找到100家贫困户

  走出城市,走进贫困村。广大驻村干部是派驻到贫困村的“脱贫先锋”,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黄兵就是这万千力量中的一员,他是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2018年开始到凉山州喜德县桌古村担任驻村干部。
  一个普通的背包是黄兵的“武器”,包里装着抵御巨大温差的棉服、水杯、帽子等,还有电脑、各种政策文件、笔记本,“有些可能会忘,忘了就再拿出来看。”就是靠着这个武器,在过去近一年时间里,黄兵在桌古村开展了幼儿园营养午餐工程、微图书馆、厕所改造等项目。
  在社科院,像黄兵一样战斗在喜德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年轻人共有6人,这其中有一个月穿烂三双运动鞋只为摸清贫困村信息的王鸿;有群众心里的好干部拉马文才;有不能陪伴刚出生女儿成长的张磊;有以科研精神驻村帮扶的虞洪;还有帮助贫困村发展绿壳鸡蛋的女博士王素珍。这些正值最好年华的年轻人坚守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谱写了一曲关于青春和奉献的赞歌。

手绘桌古村地图
摸清106户贫困户住址

  去年7月11日,黄兵开始正式到凉山州喜德县贺波洛乡桌古村担任驻村干部。
  事实上,这已不是黄兵第一次参与扶贫了。在社科院从事办公室工作期间,他就参与了扶贫工作,“在凉山州尔吉村有几家定点帮扶的贫困户,每年都会去看望几次。”也正是此前的扶贫经历,让黄兵深知凉山州条件艰苦的贫困村是什么模样,“接到扶贫通知是一个月前,没有一点犹豫就答应了。”
  提及一年前的选择,黄兵仍自豪不已,“这是大时代里的一个大事件,我能参与进去,奉献微薄的力量,足矣。”这也是他启程到桌古村担任驻村干部的初衷,希望能够在脱贫攻坚这项大工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了解村里每家每户人的想法,抵达桌古村后黄兵便开始在村里走访。两个月时间,他在走乡串户中摸清了全村106户贫困户的家庭住址。为了方便工作,他手绘了一幅村子的地图,不仅有详细的地址,还标注了每一个贫困户的具体信息,“如今村里的106户贫困户,除了在外乡的家庭,我能准确地找到100户。”

踏实走访两个月
被村民接纳对他说汉语

  在桌古村,黄兵执行的第一个扶贫项目就是“发鸡苗”:把5300只鸡苗分发到106户贫困户。鸡苗入户后,扶贫工作才真正开始。为了关注鸡苗的存活率,黄兵开始频繁地走访贫困户,也正是在一次次走访了解中,他开始被当地村民接纳。
  一开始,桌古村村民和黄兵打交道都是说他听不懂的彝语,“他们也想知道,这个来扶贫的人到底是走过场还是踏实做事的。”两个月的持续走访后,老乡们开始跟他说汉语了,黄兵知道,“他们开始真正接纳我了。”
  桌古村是个有着1000多人的贫困村,但这样一个贫困村却走出了66个大学生,“知识才能改变人的命运。”黄兵深知,在如桌古村一般的贫困村里,有人外出打工实现了脱贫,但这样的脱贫只是暂时的,“只有对下一代的教育更加重视,通过读书才能真正摆脱穷根。”
  走家串户中,黄兵发现有学龄前儿童还没有上幼儿园,他便上门拉家常,给村民介绍幼儿园教育及营养午餐项目,“送去幼儿园嘛,那有免费午餐,不用担心吃的。”这也是他与村民沟通的心得,“跟老百姓打交道,不要讲大道理,要用朴实的语言真诚地去沟通。”
  在扶贫工作中,黄兵很注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的言行。“在村委会,我们放了一个大垃圾桶,把垃圾扔在里面。又找来一个大扫帚放在那里,平时我们主动打扫卫生。”在亲身示范后,黄兵发现当地村民也慢慢改变了:路边的垃圾越来越少,村民们也主动加入打扫清洁的队伍。“他们选择了主动改变,这样的改变更有意义。”黄兵说。

帮村民改变命运
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沙马吉古老人家里9口人,子女外出打工每年能带回2.4万元,老两口通过卖牛、卖羊、卖猪仔、卖花椒,人均年收入硬是突破了8千元。”聊起桌古村里的事儿,驻村不到一年的黄兵头头是道。
  在桌古村的扶贫工作中,黄兵与同样扎根在村里的虞洪一起完成了社科院的扶贫项目,包括绿壳蛋鸡产业发展项目、幼儿园教育及营养午餐项目、村委会厕所改造项目、幼儿园教室维修加固项目、微图书馆项目等。
  黄兵也看到了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黄兵有时在村子里转悠,村民们看到还会主动把他拉到家中话家常,聊关于致富的想法,“看到他们那么努力地想要改变命运,我更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黄兵深知,自己只是为脱贫攻坚贡献了一点微薄的力量,“背后是集体在支撑,不然这些项目无法实施。这是集体的力量,不是我的能力。”
  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表示,精准扶贫是新时代的伟大事业,省社科院也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三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扶贫领域有10个,占立项总数的23%。他提到,省社科院下派的驻村干部沉得下去、吃得了苦、干得好事、钻得精深,这些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也开拓和拓展了智力扶贫的新路子、新格局、新境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受访者供图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