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卖题、提前查询考分 这些高考骗局瞧仔细别被“坑”了

2019年06月05日 15:0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有关高考的骗局,瞧仔细别被“坑”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考生和家长都处在神经紧绷、时刻备战的状态,只为努力踢好临门一脚。殊不知,躲在暗地“摩拳擦掌”的诈骗分子,早已为考生和家长在各环节挖好了“陷阱”。为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误入此类陷阱,6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专门请警方为您详解与高考有关的种种骗局。

  【考前阶段】

  网络谣言:“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考点: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联系,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有没有觉得这条消息很眼熟?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联系电话多为虚假号码。警方介绍,可与此网络谣言出现频率相当的,便是每年必有的“真题泄露”。

  2017年5月15日,交城县发生一起通过网络买卖“高考试题答案”的网络诈骗案。经专案组调查,2017年4月份,犯罪嫌疑人张某鹏在QQ系统中建立了名称为“帝王山西二模独考前”的QQ群,并在群内发布“高考答案代理商”的信息,意图通过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通过此种方式,犯罪嫌疑人共诈骗作案5次,诈骗受害人2万元。在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考试心态,高考试卷及答案在解密前属于绝密级国家秘密,出售者涉嫌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购买答案者也涉嫌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在这起案件中,嫌疑人通过虚构假答案在网上兜售的方式实施诈骗,已经涉嫌诈骗犯罪。

  警方介绍,借助每年都有部分考生会相信“真题泄露”说法,骗子也由此延伸出两种具体行骗手法。

  第一种:“卖题”。交易时,骗子大都会信誓旦旦地保证,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搞定”了高考试卷的出题老师。为此,他们便以高价出售所谓的“必考必中”试题。对此,警方明确表示,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相信此类说法。因此,所谓的“真题、命题”即为“伪命题”。

  第二种:“卖设备”以高科技装备完成作弊行为。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对此,警方表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

  【查分阶段】

  网络谣言:“高考阅卷老师冒死揭露内幕,学生前途就是这样被耽误”的信息引人关注。说高考阅卷工作,只为赶进度不管对错,且会跨科阅卷。部分网友大呼“难怪自己当年高考分数低于预期值,原来就是这样被坑的”。对此,几乎每年相关的权威部门都会进行辟谣。可以肯定的是,高考阅卷人员遴选过程严格。为了充分理解当年高考试题吃透评分标准,评卷老师还要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培训中老师们会对标准卷进行试评,绝不可能跨科阅卷。一旦发现评卷老师可能存在问题,卷子都会复查重评。阅卷结束后,相关部门还会对试卷多次校验。在此阶段,考生与考生家长务必要注意三种骗局。

  第一种,教育补贴诈骗。

  警方介绍,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易高发。通常情况下,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

  第二种,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绝对是件让人冤枉至极的事情。2014年、2015年、2016年,山西连续三年出现高考生被篡改志愿,未被志愿学校、专业录取。对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第三种,提前查询考分。

  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价格又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具体操作手法为,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查询分数。对此,警方也郑重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录取阶段】

  骗局一:高考分数不够花钱可以“补录”

  此类骗局中,通常考生的高考分数很低,面临无学可上或再补习一年的尴尬处境。“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醒: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全国统一的严密的认证加密体系及监督机制。所谓的“内部招生”“特殊指标”等基本是不存在的,因此所有称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子。考生和家长应当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

  骗局二: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诈骗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同时,在聊天过程中,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信息。

  骗局三: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要求出钱给名额上大学

  此类骗局中,骗子大都谎称“在招生机构有绝对的硬关系”“高校内部的朋友手上有指标”,甚至冒充学校校友或领导说可以打点关系入校等,告知考生家长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向考生和家长作出“交钱就能低分录取”的虚假承诺。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骗局四:冒充学生或老师,骗取家长生活费、培训费

  冒充学生本人或学生老师,通过电话、发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这种诈骗形式,从学生高考前到上大学后,一直可以实施,较为常见。

  警方提醒:家长遇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钱。遇到发来链接收取报名费的,在未核实网站真伪的情况下,不要输入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信息,要第一时间与相关单位核实。

  骗局五: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遇到有人打电话说先汇款再邮寄录取通知书的情况时要警惕,要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也可通过报考的院校了解录取情况,核实学费汇款账号。

  骗局六:制作虚假钓鱼网站,要求向指定账户交费

  骗子制作假冒的学校、教育部门官方网站,刊登虚假录取信息,骗取学生向指定的银行账户缴纳学杂费、生活费。

  警方提醒:钓鱼网站一般设计得非常专业,不仅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能接受学生网上申请,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不仔细看,根本分不出差别。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骗局七:冒充“留学生”诈骗亲友

  这是近几年兴起较为常见的关于留学生的诈骗方式,表现为骗子盗取留学生的QQ号等社交账户,利用亲情诈骗国内亲友。

  警方提醒:由于时差、地域差异,留学生和亲友之间的联系不是十分方便。骗子利用这一特点,编造谎言骗取钱财。遇到留学生留言索要汇款,一定要多方核实,不可急于汇款。

  相关

  高考结束还要防四类骗局

  1 机票退改签诈骗

  很多考生高考结束后,父母都会支持孩子出去旅游放松一下。暑期也是出行高峰,一旦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需要拨打退票电话进行改签或退票”时,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按照短信中的联系方式退改签,很可能被骗输入“验证码”,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骗子。警方提醒,接到航空公司短信或电话称航班已取消时,万万不要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2 刷单兼职诈骗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警方提醒,“刷单兼职”十有八九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

  3 网络游戏买装备、账号诈骗

  宅在家里打游戏,也是不少考生的放松选择。警方提醒,要小心买装备、买账号诈骗。不法分子制作钓鱼网站,或在网上发布买装备、买账号信息,同时植入木马,小心装备没买成钱反而被骗走。

  4 网购诈骗

  高考后,不少考生也会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添置手机、电脑等装备。警方提醒,小心网购诈骗。不法分子会在网上挂虚假信息,标注极低的价格,待你付款后,他寄过来的可能不是一个手机,而是一盒纸巾。

【编辑:郭泽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