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禁毒主战场纪实系列报道一:岁月静好,因有人负重前行

2019年06月21日 1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双版纳6月21日电 题:中国禁毒主战场纪实系列报道一:岁月静好,因有人负重前行

  作者 缪超 谢丹阳

  6月,云南西双版纳进入雨季,阴雨天气频繁,但美丽的热带雨林、多彩的傣族风情、丰富的热带水果仍为当地吸引来大量游客。

  今年57岁的缉毒警袁山(化名)再有三年就要退休了,阴雨天气里,右胸口上的旧刀疤隐隐作痛。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记者近日走访云南边境线,记录下缉毒警的血泪史,岁月静好,因有人负重前行。

  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毗邻境外毒源地“金三角”,一直是中国禁毒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西双版纳位于云南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距离“金三角”很近,1982年,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伍。

资料图:湄公河沿岸村落。<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任东 摄
资料图:湄公河沿岸村落。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当年,17岁的袁山恰巧进入该支队,成为第一批缉毒警。起初他的工作以规劝、制止、打击吸食毒品行为为主,后来随着毒品形势蔓延,他时常同毒贩以命相搏。

  在一次抓捕行动中,他被毒贩从“母刀”中抽出小刀刺入右胸,经抢救捡回一条命。职业生涯中,他扮过马仔、学生、司机……忘了有多少次被毒贩的枪指着脑袋。

  “比起壮烈牺牲的施翔宁、柯占军、李敬忠,我是命硬的。”袁山告诉记者,他的同事施翔宁早年紧追毒贩跳入河中,再也没有回来,半年后才找到他的遗骨;柯占军则在与持枪毒贩搏斗时中枪,血染衣襟的他死死抱住毒贩的腿,牺牲时年仅30岁;李敬忠是被毒贩开枪射穿脖颈,牺牲时年仅32岁。

  如今,当记者走进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时,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方便面味,许多办公室前挂出“外勤”字样,时至今日,他们仍在负重前行。

  距离西双版纳约600公里,德宏州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女子侦查组正用细腻、耐心、柔软对抗毒贩。

  女子侦查组缉毒侦查员王可欣(化名)刚将外勤箱子提回家,还没有打开,就又拎着出门了,“家人最怕听到的就是我跟他们说‘我要出去一下’。”

  有一次,一名女性毒贩在审讯过程中突然毒瘾发作,毒瘾导致的癫痫让她颤抖不止。王可欣怕她咬到舌头,上前查看,不料毒贩一口咬住她的手不放,更可怕的是,之前毒贩交代自己患有艾滋病。

  “很疼,虽然后来体检时没发现毒贩有艾滋病,但当时我还是心惊肉跳了好久。”王可欣说,她手上的伤疤至今隐隐可见,“很危险的时候,我在心里面连遗书都拟好了,但我从没有后悔过。”

  在女子侦查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句话——肩膀上永远有责任。毒品之害祸国殃民,堵住了多少毒品,就挽救了多少个家庭,也就减少了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犯罪。

  为此,无数禁毒民警仍在负重前行。(完)

【编辑:郭梦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