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韶关大宝山:重金属污染矿山华丽蜕变

2019年07月10日 14:5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韶关大宝山:重金属污染矿山华丽蜕变

大宝山的生态在逐步恢复当中 (受访对象供图)

  广东环保行之韶关土壤篇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丽娜 谭铮

  制图/黄国栋

  大宝山,山如其名。这座位于韶关市、海拔1000多米的“宝山”,673米标高线以上蕴藏的是褐铁矿,其下为铜、硫、铅锌矿,再下还有钨钼矿,并伴生有金、银、碲、铋等多种稀有金属。不仅金属含量大、品种多,而且矿床裸露,极易开采。

  靠山吃山。大宝山最早的开采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999年的宋朝。被“挖”了一千多年,来自这座“宝山”的“报复”开始逐年显露:大量私人和小集体采矿(以下简称“民采”)20多年留下的矿窿,在废弃后成为了地下水和下游河水的主要污染源;富含重金属的裸露山体,经雨水的冲刷,不断析出酸性水;山体满目疮痍、寸草不生,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

  进入本世纪初,大宝山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土壤环境治理开始启动。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颁布实施,将韶关市与浙江省台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常德市等6市列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大宝山的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吹响了“攻坚号”。

  在这场围绕着土壤的战役中,韶关特殊的自然土壤条件,人类活动经年累月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种种关系,错综交织。这一次,大宝山人能否战胜自己,拯救家园?

  投入10亿元打环保攻坚战

  “这几年,我们是拿出‘不治理,就关门’的决心,来面对大宝山的土壤问题。”这是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环保管理部部长陈伟生,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大宝山1958年建矿,1966年投产,1995年更名为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宝山矿”)。作为当地最大的省属国企,大宝山矿在这场治污攻坚中挑起了重担,但摆在面前的问题异常复杂:

  韶关属于酸雨区,雨水会加重土壤中重金属的析出;选矿、洗矿中的废水需要收集处理;选矿后,有用成分较低、有待进一步利用的尾矿堆填库和采矿时的废土堆填区也要做到环保达标。更“要命”的是,与大宝山矿的规模化开采不同,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4年期间,大宝山区域出现了大量民采,特别是紧邻大宝山矿采矿区的新山矿区,最猖獗时有119条民采矿窿,非法采矿民工超过3000人。

  这些民采矿,开采出来的贫矿和废石任意堆放。选矿、洗矿产生的重金属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顺着大宝山西南部的山间小溪往下游的新江排放,并沿横石水进入翁源河向南流,绵延30多公里。民采废弃的矿窿,一到雨季,矿洞中的重金属被酸水活化变成pH值达到2的重金属溶液,汩汩流出,令下游河水变成具有刺鼻气味的浑浊硫酸水,河滩变成铁锈色,鱼虾绝迹。民窿还将整座山体挖得千疮百孔,极易发生塌方和滑坡。

  “我们之前建设了容积1250万立方米的拦泥库,设计使用寿命是60年,但是因为水土流失,不到20年就淤满了。”陈伟生告诉记者,“我们必须把不属于大宝山矿区范围的新山片区也纳进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理。”

  本着这个思路,从2013年起,大宝山矿累计投入10亿元,开始了多管齐下的治理工程。

  曾经废矿区成旅游“打卡”地

  这个季节的大宝山新山矿区,已几乎找不到民采肆虐的痕迹。郁郁葱葱的山间,摇曳着大片大片的格桑花,“很多当地人周末专门上山来拍照呢。”但让陈伟生最感骄傲的不是眼前怡人的景色,而是旁边一条静静流过的输水管道。

  “我们先后建设了三期清污分流工程。这个系统能让山上流下的清水走一条线;再将大宝山矿和新山矿区民窿排出的污水收集到一起,走另一条线,汇入我们下游的两座污水处理厂。”据了解,这两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日处理能力达1.5万吨和4.5万吨的李屋拦泥库外排水处理一二期工程和凡洞村外排水处理厂,“我们的污水处理能力总计可达到8.4万吨/天,正常情况下可全收集、全处理所有的矿山污水。”

  在距离大宝山矿采矿区不远的半山上,有一片碧绿的人工湖,湖中点缀着翠绿的小岛。陈伟生指着这片湖区说:“这是我们投资4.7亿元新建成的凡洞尾矿库。”

  这个处于容积已满的老尾矿库下游的新库,一期库容达到3980万立方米,不但收集了选矿、洗矿过程中的废水,还将凡洞区域32条废弃民窿的废水也做到了全收集,“经过处理后的水,还可以100%循环再利用到生产中,实现了源头阻断。”

  在陈伟生的手机里,有一段上坝村村支书何奉明发来的视频。上坝村,位于大宝山下游的横石水畔,拜矿山污染“所赐”,鱼虾绝迹,更一度成为“癌症村”。但在这段视频里,村民正站在清亮的河中捕鱼,老支书最后发来一段话:感谢你们多年来的努力工作。

  数据显示,这条曾经常年呈“红褐色”的横石水,现在的断面污染因子指标,已达地表水Ⅱ类水标准。

  矿山土壤原位复绿让绿色扎根

  为了长久地管住水、留住土,2018年起,大宝山矿把治理的重心放在了土壤复绿上。

  “我们请来了国内顶尖的团队来给大宝山的复绿开药方。”陈伟生请到的,是广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杨涛涛博士和他的团队。

  记者到达大宝山矿复绿项目现场时,杨涛涛正戴着草帽,在花草间忙乎。“矿山土壤修复是最复杂的一种技术,因为矿山土壤本身重金属含量高、酸性高,遇水后土壤酸性更高,植物不可能自然生长。如果采用隔绝原土壤的方式,成本太高,相当于把整片矿山铺上马赛克。如果运其他地区健康的土壤来,这里因为曾经是采矿作业区,都是大斜面,土铺上去很快就流失了。”

  杨涛涛团队采用了最新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生态恢复治理技术,不改变矿业废弃地的地形与土壤结构,无需覆土,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与控制产酸的微生物类群,重建一个生态系统。在土壤情况得到初步改良后,再种植易生的“先锋植物”,这种植物,速生也速死,生的时候可以固土,死后可以变为肥料进一步改善土壤状况,令其恢复到能满足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要求。“我们希望最终的结果是,这里看上去能和自然的山地林地一模一样,所以,在土壤条件改善后,在这里种植了乔木、灌木、草本、蕨类等32种植物品种。”

  去年2月开始平整地形、撒下菌群,现在,这里已是一派生机勃勃,和周边的原生态山林已看不出太大区别。经过今年上半年雨季的“冲刷”,陈伟生更是吃下了定心丸:“上半年下了史无前例的大雨、大暴雨,但是复绿的新山矿区没有发生滑坡、泥石流,所有的绿色都牢牢地扎住了根。”

  韶关先行先试探索土壤防治之路

  “韶关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韶关的土壤防治如果能摸索出一套成功做法,可以为全国类似的城市提供经验。这也是为什么韶关会被列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土壤治理,并不是要把土壤中的污染物取出来,令土壤变得‘洁白无瑕’,一方面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自然规律,因为我们的土壤中,本身就含有各种金属、矿物。治理更多的应该是管控,通过风险管控,达到土壤安全利用的目的。”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土壤修复研究所副所长邓一荣表示,“这也正是‘土十条’的精神和要求。”

  韶关的先行先试,正是在基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管理,以及中轻度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上下功夫。

  在大宝山脚下,一片占地53亩的“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示范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中,近十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单位、院校的实验项目已在此落地。这些项目通过实地耕种,研究低累计作物和富集植物以怎样的密度、排列、配比来间套种植可以达到最优效果,以及各种土壤调理剂、叶面阻隔剂的施用和效果。基地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都是目前在土壤安全利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基地选址在韶关,无疑对我们韶关的土壤安全利用是有最大借鉴意义的。”

  (《韶关大宝山:重金属污染矿山华丽蜕变》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