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冒名顶替”入学案,纠错本不该那么难

2019年07月22日 01:1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冒名顶替”入学案,纠错本不该那么难

  一家之言

  为什么长达8年的时间,一个本没有多么复杂的问题却始终无解。对其中疑问应该有个明确说法,这既是对当事人麻巧珍的交代,也是对舆论的必要回应。

  内蒙古女孩麻巧珍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她临近大学毕业时,来自山东的“高考移民”许娟娟冒用她的身份信息,从内蒙古考入了位于山西的中北大学。从得知身份被冒用后的8年间,麻巧珍不停奔波,问题始终没有解决。2016年年初,尽管她从公安机关拿到了户籍被许娟娟冒用的证明,但由于学历无法认证,麻巧珍无法考取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也无法考研。

  “李鬼”冒名“李逵”后,“李逵”遭殃,却纠正无门,奔波8年无果,这究竟是谁的问题?

  近年来,有关冒名顶替上学的事件不时被曝光,以更改姓名冒名顶替的不当手段达到上大学之目的,不惜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不惜以身试法,引起公众义愤。

  这不由让人联想起真假王娜娜案,苗娟冒名顶替王莹莹上大学案,王欣冒名顶替王红上大学案等。这些冒名顶替上学事件,暴露出了招生考试工作存在的漏洞以及权力介入招生考试过程,为违法违规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尤其让人不能理解的是,类似麻巧珍“冒名顶替”案件多次发生,查实后更改难,“难于上青天”,无不凸显“纠错机制”的缺失。有关部门有必要反思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运用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堵上漏洞。

  本来问题不复杂,只要有关部门及时按照纠错程序纠正就可以避免后续更多的麻烦。可就此次麻巧珍事件来说,从得知身份被冒用后,8年间,麻巧珍不停奔波于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北大学、乌海市公安局、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山西省教育厅、教育部……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学历仍然无法认证,一个人的前途就这样被耽误。

  这其中,到底是部门间的协调不畅通酿成了这次“闹剧”,还是有人故意不作为、乱作为,有关监管部门是否涉嫌监管不力,为什么长达8年的时间,一个本没有多么复杂的问题却始终无解。

  再者,冒名顶替肯定牵扯到档案造假,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上大学,不可能一个人就办成,背后有没有推手,有没有利益纠葛的猫腻,类似问题都应该有个明确说法。这既是对当事人麻巧珍的交代,也是对舆论的必要回应。

  □吴玲(时评人)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