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3国160位生态“大咖”内蒙古大兴安岭共话跨界自然保护

2019年07月23日 2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3国160位生态“大咖”内蒙古大兴安岭共话跨界自然保护
    图为会议现场。 张旭 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7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23日,2019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暨跨界自然保护地研究与管理合作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召开,13个国家的160名专家和学者共话跨界自然保护。

  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IAPA)由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出成立,联合全球的自然保护地,积极开展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了解到,会议期间,来自美国、意大利、墨西哥、俄罗斯、蒙古国等13个国家的生态“大咖”将举行全球跨界保护经验交流、全球跨界保护建议研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建议研讨、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大会等多项研讨和培训。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局长闫宏光介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泰加林资源基地和生物基因库,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

  “作为本次会议的举办地,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会议,将跨界合作、跨界保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递到地球村的每个角落。”闫宏光如是说道。

  当日下午,中国、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的与会人员就跨国自然保护地管理合作方面开展研讨,并制定“四国合作计划”。

  俄罗斯科学院生态与进化研究所院士ViatcheslavRozhnov告诉记者:“跨界自然保护合作是国际合作不可避免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现在面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物种繁衍方面的问题更为严峻。所以,接下里我们应该加强不同保护地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研究机构间人才和科研的交流,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副司长武明录表示,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首要地位。目前,中国已建立超过10000多处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基本覆盖中国绝大多数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中国自然遗产资源。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大家深入探讨交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并达成共识。

  据悉,截止到2019年7月,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共有123个自然保护地成员,其中,国际自然保护地成员52个。(完)

【编辑:郭泽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