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个贵州小村庄的三十年巨变

2019年08月02日 13:35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一个贵州小村庄的三十年巨变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瞿文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西南贵州省一直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而在贵州最贫困的毕节市有一个叫海雀的村庄,三十年来,海雀村从一个黄沙遍地的贫困村,一跃成为林茂粮丰的美丽乡村,农民的收入更是翻了三百多倍。

  “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里粮荒荒。”这是三十年前当地流行的歌谣。当时,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33元人民币,森林覆盖率不足5%,水土流失严重、地贫人穷生存困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海雀村村民马正安说:“吃不上饭,老人找点野菜煮来吃,肚皮饿得走路都走不了。”

  正是从那时开始,当地拉开了扶贫攻坚的序幕。1988年,致力于解决贫困难题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诞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海雀村的村民开始以种树的方式,向贫困宣战。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动员了村里200多个青壮年,背着土豆当干粮,每天早出晚归,上山种树。他生前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说:“砍掉灌木丛,栽上华山松。向天斗,向地斗,不斗不行,要坚持下来,才有我们幸福的一天”。

  经过几年的苦战,六百多公顷华山松马尾松铺山盖岭,荒山终于披上了绿装,贫瘠的土地开始肥沃起来。如今,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松树连绵成片,绿化着海雀村的数十个山峰。看着这些树,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感慨万千:“栽的时候有三十厘米左右,它在栽的时候,它长的很慢,(它)从这点到这点,就是一年,(如今已经)32年了”。

  此后,海雀村又引进了粮食新品种,采用地膜覆盖等种植技术,让玉米土豆增产。海雀村的乡亲们终于可以靠自己吃饱肚子了。虽然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海雀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还有不少人家住的是茅草房。海雀村相关负责人詹以香介绍说:“我们2009年,国家开始启动危房改造,我们补助的资金呢,最高的一级是17000(元),最低是8000(元)。后来我们采取了建立互助组的这种方式,十户人共同来建,这十户人当中就会有技术的,不会技术的就在里面出力。这样子从200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16年,我们海雀的200多户人(住进了新房),应该说旧貌换新颜吧”。

  近年来,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海雀村精准发力,开始探寻适合本地的产业,20万羽蛋鸡就是海雀村的第一个产业。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来,我们养鸡场那里现在分红了,一户人2000多块钱。”头一回尝到产业带来的甜头,村民们都喜滋滋的。眼下村里还引进了数十公顷矮化苹果,种上了食用菌和木耳,每家都养了牛。

  “现在(这牛)能卖多少钱?

  (这头牛)人家出(价)1万1了。”

  今日的海雀村,养猪、养牛、种中药材……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三十年前的33元增加到上万元人民币,翻了三百多倍。而早年种下的六百多公顷林场,不仅保护了海雀的生态,也成了海雀人的绿色银行。一个苦甲天下的穷村,一跃而成林茂粮丰的美丽乡村。海雀村把贫困留给过去,正迎接着一个全新的未来。

【编辑:梁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