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蜀地“桃花源”古村落:中国乡村振兴的“四川实践”

2019年08月07日 11: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中国70年)探访蜀地“桃花源”古村落:中国乡村振兴的“四川实践”

  中新社四川眉山8月7日电 题:探访蜀地“桃花源”古村落:中国乡村振兴的“四川实践”

  作者 岳依桐

  斑驳的青砖上长着青苔,屋檐下挂着晒干的玉米,雨滴从瓦片铺就的屋顶滑落……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幸福古村74岁村民熊国材检查完果园李子树的挂果情况后,坐在自家院落里悠闲地等待游客到来。

  上世纪90年代,熊国材和其他村民一样,靠种植玉米、油菜、水稻为生,基本能自给自足。这位老人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干上”旅游业:院里空出的老房间经过改造、出租变成接待游客的民宿,地里种植的作物也从粮食变成更受欢迎、售价更高的水果。

  自2017年幸福古村民宿正式对外开放起,熊国材除每年6000元(人民币,下同)的租金收入,还能收到分红。他说:“钱也赚了,院子头也热闹了,我们高兴得很。”

  幸福古村始建于明代,旧名赵桥,村内有千年银杏树、清代石拱桥、丹马盐铁古道等景观,因村容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村庄类似,被人们誉为“桃花源”古村落,并入选第一批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首批“四川最美古村落”。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逐渐红火。每逢节假日,幸福古村核心区域的31户人家开的4家民宿和12家农家乐天天爆满。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符军介绍,过去村民靠到县城售卖蔬菜水果为生,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普遍不到2万元。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去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2万元。

  “以前村道还都是泥巴路,我们走路去县城都要4个多小时,如今水泥路通了,开车不到20分钟就到了。”村民黄树成告诉记者,通达四方的道路让游客更便捷地抵达幸福古村,游客们几乎将村里的水果“包圆儿”,“我们根本就不用专门去县城卖,去年我家光是卖水果都赚了6万多元。”

  2018年,幸福古村接待国内外游客已突破30万人次,最多时一天进村的游客超过1万人次。对于核心区域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幸福古村来说,这一数字已“超负荷”。

  面对如何在旅游接待能力和村庄生态保护间保持平衡问题,幸福古村旅游项目负责人、来自四川川旅锦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谢舜川说,一味增强接待能力会对村子传统的生态造成破坏,不利于长远发展,“明年我们计划实施预约制,限制每日入村游客数量。”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董进智表示,中国乡村拥有不同的自然面貌、经济条件和文化底蕴。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突出各自优势,各美其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乡村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也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村庄风貌、历史文化等,虽然短期内可能会与发展需求相矛盾,但从长远来看,盲目追求快速发展反而会得不偿失。”

  幸福古村的变化只是四川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2019年,四川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推出33条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四川乡村旅游“百花齐放”,涌现出如蒲江县明月村、郫都区战旗村、彭州市宝山村等知名旅游村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更是将乡村旅游称为“四川省旅游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乡村旅游的名气也逐渐传到海外。中新社记者在幸福古村偶遇前来“踩点”的以色列人科凡。已在中国生活13年的科凡目睹了中国乡村的变化,非常享受到乡村寻找“心灵的平静”。“我住在成都,大城市里看不到这么优美的风景,体验不到这么传统的文化,我的父亲即将来中国,他也很期待到四川的乡村走一走。”(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