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阳关今安在?敦煌欲破“听关不见关”之困

2019年09月09日 1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兰州9月9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流传久远的诗句,曾勾起世人对古丝绸之路的无限遐想,但由于阳关“确切位置”尚难确定,慕名而来的游人常陷“听关不见关”的困扰。对此,甘肃敦煌阳关景区试图通过营造汉唐时期如何“西出阳关”的具象场景,引游客“穿越古今”。

资料图:游客在阳关景区装扮古人送别的凄美场景。 王斌银 摄
资料图:游客在阳关景区装扮古人送别的凄美场景。 王斌银 摄

  阳关,昔日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而如今已是一片荒芜,只有漫漫黄沙似乎还在诉说着曾经辉煌的历史。多年来,关于阳关究竟在哪里,业界专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如果把敦煌比作一本厚厚的历史书,阳关、玉门关是这本书的开篇。”敦煌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16年来见证了阳关景区的点滴变化。近日她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阳关自古以来名气很大,但由于看不到阳关关城,只有孤零零的烽火台,多年前让很多游客感觉“不来后悔,来了也后悔”。

  近年来,当地官方力图扭转上述情况,通过持续改造、完善和转型升级,汇集汉唐历史遗迹、雄浑大漠风光和边塞军旅文化体验的阳关景区,努力再现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不绝于途”的繁华景象。如今,每年引客从万余人骤增至今年预计破40万人次。

  据了解,转型升级后,拥有馆藏文物近4000件(含650件珍贵文物)的阳关博物馆最受青睐,该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和丝绸之路边塞地区多民族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吴丰萍告诉记者,游客可在博物馆体验古人在这里如何办理通关手续、如何出关,从而很具象感知汉唐时期阳关的出入关场景,然后再到遗址区“触景生情”地静心感知“2000多年前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走阳关大道、览汉唐胜迹、出关验牒、摹制拓片、临摹壁画……体验过“古人出关”流程的山东游客李马燕深感不虚此行。“以前对阳关的了解仅停留于古诗和烽火台的图片,实地所见所闻感受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深刻体验和认知。”她说。(完)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