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脱贫后的“丰收节”:嵩山小村庄焕发新生机

2019年09月22日 1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脱贫后的“丰收节”:嵩山小村庄焕发新生机
    范家门村村民用辣椒、玉米棒摆出五星红旗的样子庆祝祖国70华诞。 韩章云 摄

  中新网登封9月22日电(记者 韩章云)火红的辣椒做底色,金灿灿的玉米棒围成五角星,这两天,河南省登封市范家门村村口,村民们用粮食摆成巨型五星红旗的样子,为祖国70华诞庆生,也用这种方式庆祝脱贫后村里的第一个“丰收节”。

  眼下这个时节走进范家门村,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玉米在阳光下暴晒,随处可见的核桃树、柿子树、枣树硕果累累,就连曾经弃之不用的秸秆都被扎成可爱的卡通形象,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范家门村的玻璃栈桥旅游项目 韩章云 摄
范家门村的玻璃栈桥旅游项目 韩章云 摄

  各地牌照的私家车、观光大巴车在范家门村也并不鲜见,很难想象这个深藏在嵩山余脉的小山村能有这么高的人气。

  但是,十年前可并不是这个场景。

  在登封境内,巍峨的嵩山宛如一道擎天高墙横卧在中原大地。而范家门村就深藏在嵩山余脉之中,是登封市海拔最高的村。

  曾经,交通闭塞、山高林深,耕地少,导致范家门村成为省级贫困村,向土地无法讨来生活的村民只能纷纷外出打工,只有一些老人、儿童、少数妇女留守在村里。尽管2008年开始,当地政府启动扶贫搬迁,但是安土重迁的范家门村人却舍不得离开。

  “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艰难,但很多人都舍不得走,就算搬到了镇上的新型社区,还是称自己是范家门村人。”范建涛负责主持范家门村全面工作,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全国乡村旅游越来越热,故土难离的范家门村民们也想走这条路来盘活老村。

范家门村极具特色的石头房子 韩章云 摄
范家门村极具特色的石头房子 韩章云 摄

  “范家门村别的没有,但是有山有林,有蓝天和好空气。”范建涛介绍说,从2008年开始,范家门村利用自然资源走上旅游开发致富的路子,以生态、回归、简居为理念,打造山村老家度假体验、以高山农业为载体的农业体验、休闲、旅游景观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型村庄。

  通过多方努力,范家门村筹措到前期资金,投入1.2亿元,用以完善进村道路、村容村貌修整、公厕、休闲驿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发了溶洞、喊泉、外婆桥等旅游项目。

  按照共参、共建、共享的原则,范家门村全民参与旅游开发,通过三变改革、走集体化道路,让村民闲置资源变股份可分红、投资项目可获利、到旅游公司上班可得工资。

  经过全村人的努力,2018年10月17日范家门村的旅游项目开业了,至今已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

  旅游业给村子带来的活力,49岁的贫困户范保红最有感触。

  “早些年村里都快空了,现在在外面打工的人能回来的都回来了,我媳妇也在村里的旅游公司上班,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工资,我在外打工,这收入已经帮家里脱贫了。”范保红告诉记者,去年春节前,村里第一次分红,全村600多口人每人300元,“钱虽然不多,但是大家都可高兴,干劲十足,相信村子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如今,范家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不到3000元发展到人均12000元,彻底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从去年开业到现在,村里的效益越来越好。现在,村里的果子都熟了,一派丰收的喜庆氛围。”范建涛说,因此,今年村里第一次庆祝丰收节,全村共享发展硕果,“也邀请游客们到范家门村找回老家的味道,和我们一起品味丰收的喜悦。”(完)

【编辑:张燕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