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2019年09月30日 07:2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我与一座城,相伴相守,已有了40多年时光。

  于史海钩沉中,我在这座城市的千年涛声中,打捞着它昨天的历史,倾听着今天的故事。

  70年前的十月,北京城礼炮齐鸣,一个国家在金秋的季节诞生了。

  那天下午,我12岁的父亲,正赤足走在去万县城的路上,他是陪我爷爷去城里卖扫帚。两个月后的12月8日,一支叫做解放军的部队从南门口码头登陆,一座城市万人空巷,欢呼解放军入城。1949年的城市记忆,是这个百废待兴的城市,她的天边亮起了绯红的晨曦。

  70年前,故乡的这座小城,在太白岩下仿佛戴着一顶破毡帽,几万人口挤在这座老宅院林立、中西式风格结合的破旧小城里。传统的多是石门楼、石门墩、天井回廊、画栋雕梁的深宅大院。庭院深深,瓦缝参差,是这座城市古朴而沧桑的历史。

  1959年10月,一个国家迎来了她的10周年诞辰,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式。这座长江边的城市,几条主要马路上也开始出现涌动的人流,墙上贴满了祝福与歌颂祖国的大幅标语,身穿中山装的父亲也行进在游行队伍当中,苍白的脸颊那一天有了幸福的红晕。那一年秋天,父亲考入了这座城市西郊的一所师专。

  那天,父亲去了城西的西山钟楼,身高52米的钟楼在老城中足以鹤立鸡群了。父亲站在钟楼下,仰望着矗立云霄的钟楼,悠扬的报时钟声与江面上轮船的汽笛声合奏成了这座城市的心跳。当天晚上,兴奋不已的父亲居然还与同学们去城里唯一的一家电影院看了《百鸟朝凤》。从电影院出来,父亲已是饥饿之极,他在昏暗的街灯下,看见二马路旁的一家铺子里还在蒸着热气腾腾的馒头,他花了5分钱买了一个馒头,捂在手里一点一点地吃。1959年的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刚刚砸烂大炼钢铁的炉子,一个少年疾疾行走的身影。

  1969年国庆,出世一个多月的我,第一次亲近了万县城。父亲毕业以后,分配到城里一机关做秘书。父亲和母亲轮流抱着我,去二马路旁的红星相馆照了一张合影。照片上,一脸严肃的父亲把语录本放在我胸前,母亲的笑容,拘谨中依然透出内心的羞怯和幸福。1969年的城市记忆,她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隐隐约约中看到了大人们焦灼的眼神,然而,她读不懂这个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

  1979年夏天,我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成绩考了100分,父亲为了奖赏我,领着我从老家山梁上步行5个多小时后来到城里。城里的夏天,我吃上了冰糕,最初的一口,冻得我的胸口抽搐了一下。我还和城里的孩子第一次去长江游泳,夏日的江水竟然也刺骨。我在和平广场的图书摊前看书,蝉鸣在树荫里不停的响起,而我坐在图书摊前的矮凳上看书,从早晨一直到夕阳西下。1979年记忆中的城市,它的大街上四处张贴着拨乱反正之类的欢呼标语。

  1989年,20岁的我带着一种青春期的荷尔蒙,急不可捺地打开了这座城市的一扇一扇房门。我还记得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后,兴冲冲去当铺巷买了两斤油酥鸭子赶回到乡村的土屋里,母亲边吃边流泪:“娃,妈这一辈子,享福了!”我与这座城市的恋爱越来越深。胜利路茶馆顶篷上的雨滴声,夜市上眼花缭乱的三峡石,二马路“美味春”里的小笼汤包,环城路旁配钥匙的小贩……1989年的城市记忆,她是一册册线装书,一旦风起,便会哗哗打开,扑入我的心扉。

  当1993年的春风徐徐吹开这座城市的城门时,万县的下半城,已经隐隐约约听到了渐涨的涛声。三峡工程上马,百万大移民的国家行动开始了。那些移民告别故土的日子,江面上满载着乡亲的船奔赴他乡,慷慨悲壮而又满怀希望的一次一次启程,一次一次让江水上涨。

  城里有一位老摄影家,用数万张照片留存下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光与影的记录,更是对远去岁月的眷眷挽留。

  1999年国庆那天,我和62岁的父亲攀上太白岩顶,望着风中的城市,听到了她正在成长中拔节的声音。那一年,这座叫万县的城市,又恢复了历史中沧桑厚重的名字:万州。父亲在山顶上手搭凉蓬,望着高楼密集的城市,他感慨,孩子啊,爸爸认不出城市原来的样子了。1999年的城市记忆,是一个城市的广场,刷出了新的起跑线。

  2009年春天,作为三峡移民到上海的老表一家,从黄浦江畔回到了这座方圆4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当初,我的表哥从故乡装了一麻袋泥土到了上海,他用这土培植了一棵树,而今,枝叶苍翠的树流淌着故乡土地里的“脐血”。我同表哥漫步在这被称为“湖城”的滨江大道上,对面是万吨巨轮安稳停泊的深水港码头。表哥说,他恍惚中以为是到了繁华的上海外滩。2009年的城市记忆,是平湖碧波中开往春天的一艘大船,汽笛声鸣,两岸青山。

  一座城市的70年时光底片,它缤纷灿烂的画面,其实也是一个国家在70年的风云激荡铿锵行进中,一个小小的缩影。我愿意把属于一座城的时光底片,珍藏在记忆中最柔软的角落,它将归类于一座城的城志抒写当中,添作寻常的一砖一瓦,也归类于我生命影像的书卷中,成为最写实最生动的页码。

  李晓

【编辑:丁宝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