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茶人”与茶同行半世纪 见证中国一杯茶发展为万亿产业

2019年10月16日 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老茶人”与茶同行半世纪见证中国一杯茶发展为万亿产业
    资料图:普洱市景迈山茶农在采摘茶叶。 刘冉阳 摄

  中新社普洱10月16日电 题:“老茶人”与茶同行半世纪 见证中国“一杯茶”发展为万亿产业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70年来,中国茶产业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最后一个,发展为蕴藏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容量的健康消费品大产业。以云南景迈山为代表的茶产区,得益于这一杯茶,也从贫穷走向兴旺。”

  16日,在云南普洱举办的两岸茶文化康养旅游高峰论坛上,云南“老茶人”杜春峄分享其亲历的中国茶产业发展。在她看来,如今,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

  出生于1950年2月的杜春峄,是普洱茶界有名的“茶妈妈”。1966年,年仅16岁的她成为云南省第一批茶训班里唯一的女学员,开启了学茶制茶之路。如今,其与茶同行已有半个多世纪。

  在杜春峄儿时的记忆中,家乡普洱的群山中有着众多树龄上千年的古茶树,但“茶农的生活却很贫穷”。1966年,普洱市澜沧县景迈茶厂成立,其被选派到景迈山开山制茶时,山上还未通公路,柴油机、烘干机等制茶设备全靠人背马驮运上去。

  “1972年,我们在景迈山上压制了第一片砖茶,砖茶的包装上面写着毛主席语录‘抓革命促生产’;1978年,我们开始发酵普洱茶熟茶;1983年,我们生产的散熟茶获得了国家外经贸部颁发的金奖。”杜春峄称,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在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下,其所在茶厂迎来一段快速发展期。

  但到了1998年,茶厂破产了。“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带着80几个老工人开始改制自救。因为困难没钱,我们就把目光转向了比茶园茶便宜的古树茶。到如今,我们已经建立了茶企中数量最多品类最完整的古树普洱茶产品体系。”在杜春峄看来,转制虽然艰难,但却放开自主经营,造就一批优秀的中国茶企。

  和众多中国优秀茶企一样,2008年后,随着国家的繁荣和茶产业的崛起,杜春峄所经营的茶品牌也不断壮大,发展为拥有百余个原料基地、上千家经营网点、10多万会员的品牌体系,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地区。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61.6万吨,总产值达2157.3亿元。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茶产业将突破万亿规模。

  “数十年,我们从山村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也见证普洱茶产区从贫穷到兴旺的发展。”杜春峄说,如今,景迈山等茶山,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茶友来这里了解古茶文化、体验民族风情;茶农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未来,杜春峄充满信心,“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全民喝茶的气氛日趋高涨,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时机。我们坚信,在消费转型升级的新背景下,中国茶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于晓】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