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深圳福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做成“精细活”

深圳福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做成“精细活”

2019年10月26日 04:12 来源:光明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深圳福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做成“精细活”

  【美丽中国万里行】

  在繁华都市中徜徉,林立的高楼、繁忙的街道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谐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绿色和自然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中触手可及……这里正是深圳CBD所在地、单位面积经济产出全国第一的中心城区福田区。

  作为高度建成区,尽管人口密度大、空间紧,这里却有着3万亩林地、128座公园以及全国唯一一处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福田区这个经济强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争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强区,为美丽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生态环境是最珍贵的资源

  坐落在深圳湾畔的福田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是游客必去“打卡”的特色公园。近年来,由于良好的规划和生态保护,这里滩涂鱼虾富集、红树林枝繁叶茂,每到秋冬季节,白鹭、黑脸琵鹭、鸬鹚等候鸟纷纷前来越冬,成为远近闻名的“鸟类天堂”。今年7月,坐落在福田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中的科普展馆正式开馆,更是让这里成为青少年鲜活的自然课堂。

  细数福田的特色公园,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并非“独一份”,还有香蜜湖公园、深圳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在这片78.6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近200万的土地上,128个大大小小的公园占据了10%的面积,总绿化覆盖率高达46%。

  如此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为何会建设这么多的公园绿地,而不是“更赚钱”的高楼大厦呢?这要得益于福田区的发展理念,即坚持高质量发展,把环境生态作为最珍贵的资源要素来配置。在发展过程中,福田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反而在政府决策中把环境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生态得到改善,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的生活。为此,福田在《深圳市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5)》中,明确提出要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严守占辖区面积25.6%的生态红线,全面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绿色应用等领域。

  在土地高度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守护好这片绿色?福田给出的答案是把绿色写入法律,写进制度。

  近五年来,福田多次修编印发《深圳市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文本》,成立“福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委员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重点监察范畴。

  2019年,面对新常态新变化,福田又着手启动《福田区公园城区建设发展规划与近期实施计划》等新一轮园林绿化编制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在有限的空间拓展出更多绿色

  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创新的基因和思维,也同样融入到福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引领着这座城区将生态文明融入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拓展出更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今年暑期,记者跟随“福田好公民”参观团来到位于福田保税区的福苑小学,只见学校屋顶的百花苑、果香苑、本草苑、粮蔬苑四个区域共同组成了一个美丽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既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又能作为生动的学习生活环境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劳作的同时增强生态意识。”福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福田区不求大求全,而是立足辖区土地紧缺的实际,大胆创新,千方百计增加绿色,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如何让绿地的功用最大化?福田创造性地打开封闭绿化带,将其建成亲民公园,打造出福荣都市绿道公园带这一经典案例,开创了高品质绿道公园带建设的先河,为深圳公园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

  如何让人们在闲暇时能顺畅地在绿色中散步、锻炼,而不会被车水马龙阻隔?通过精细的设计和优化,福田着力打造深圳版的“翡翠项链”,即全面打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公园绿道之间的隔断,连接“公园—水系—森林”三大体系,兼顾“生态—游憩—社会文化”三大功能,如今已拥有长达50公里的环城绿道。

  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地面积?福田创新性地将目光投向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打造了一大批“空中绿洲”,在高度建成的城市空间中,既扩大了绿化面积,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也营造和改善了城区的生态环境。2019年,福田集中绿化、美化环平安金融中心周边105栋楼宇的9.1万平方米屋顶面积,圆满解决了居民反映的79栋建筑楼顶漏水、隔热效果差等问题,实现了居民满意度和城市立体绿化双提升,得到市民广泛认可。

  如今,漫步在福田区,不仅“500米见园”“300米见绿”,还能“抬头见绿”“俯瞰见景”,可谓实现了城区绿色福利的最大化。

  3.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

  走进深圳中心公园,清澈的河流从园中穿过,岸边青葱的树木掩映成荫。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水体黑臭、淤泥堆积,一度让人避之不及。

  河流的变化是福田区水治理工作的一处缩影。近年来,当地政府“铁腕治水”,先后出台《福田区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施“治水十策”“十大行动”,整治39个沿河排污口,创建正本清源达标小区2114个,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力求标本兼治,全面提升水环境。2018年,福田区全面实现河流消黑除臭。

  今年是福田区的“水污染治理决战年”。从3月25日开始,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清洁护河百日大行动”,推动治水从工程治理为主转向精细管理提效,从专业队伍治理转向全民参与管理,实现河湖管理全覆盖,为探索治水源头长效管控提供了经验样本。

  在福田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治水提质不但标志着当地进入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阶段,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是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以美丽家园为蓝图,福田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做成了“精细活”:成立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区承担的九大工程40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确保打好“蓝天保卫战”;率先开展公园草地土壤环境质量筛查,在大型公园布设公园草地监测点位13个,努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在18条主干道两侧规模化种植四季开花植物,让300万平方米的大范围内处处有花香;率先在深圳开展“最美阳台”活动并连续举办六届,调动10万户居民在阳台广泛种植簕杜鹃、软枝黄蝉等观赏花卉,注重阳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互补,营造出亮丽的“凌空风景线”……

  “我们希望在喧嚣的大都市中也能让人们体会到‘绿水林边绕’的惬意,感受到‘绿树村边合’的闲趣,联想到‘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意。”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表示。

  (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