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你娶媳妇花了多少彩礼?这个地方竟然不用给钱......

你娶媳妇花了多少彩礼?这个地方竟然不用给钱......

2019年10月30日 14:21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你娶媳妇花了多少彩礼?我?哦!零……

最近,在江西省鄱阳县

一对新婚夫妇倡导移风易俗

没有收一分钱彩礼钱

这是当地的首场“零彩礼”婚礼

鄱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亲自证婚

领导干部纷纷登门贺喜

以上的案例不仅仅是个例

“零彩礼”在江西越来越多

鄱阳县首例“零彩礼”婚礼。图片来源:鄱阳宣传部供图
鄱阳县首例“零彩礼”婚礼。图片来源:鄱阳宣传部供图

  江西多地出台“限高令” “零彩礼”婚礼增多

  2019年8月,江西余江区举行首届“零彩礼”集体婚礼,32对“零彩礼”新人举行集体婚礼,以实际行动抵制“天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卸下“甜蜜负担”。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举行首届“零彩礼”集体婚礼。余江区宣传部供图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举行首届“零彩礼”集体婚礼。余江区宣传部供图

  2019年8月,江西赣州颁布《关于着力遏制高价彩礼问题的工作方案》,要求遏制该地高价彩礼,整治婚嫁彩礼过高、大操大办、因婚致贫、返贫问题,办席规模、彩礼、礼金等也将“限高”!

  2019年9月,江西省鄱阳县召开了移风易俗的推进会议,会议颁布了鄱阳移风易俗的相关规定,其中有一条规定要求:结婚彩礼干部8万以内,群众10万以内!

  以上案例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

  “江西彩礼全国第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行各种“彩礼排行榜”,无论哪个版本的排行,江西大多名列“第一方阵”。

  网络上只要有关“彩礼”的地域讨论,江西一定会首当其冲地被拉出来群嘲。

  “江西彩礼全国第一?”“江西彩礼为什么那么高?”“江西天价彩礼?”……时常在逢年过节时被当做消遣的热门话题。

  最近,一篇知乎贴子更是引发网友热议:杭州男江西女,最终被巨额“彩礼”搞黄了。

  60万彩礼,扼杀了3年感情,也压垮了纯洁的爱情。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在网上搜索,类似“他家彩礼”的报道屡见不鲜:

  江西现68.8万天价彩礼,网友炸锅:这是要把家掏光啊!

  江西女子因虚荣逼男方出“天价彩礼” 男子怒斥: 这婚我不结了!

  ……

  因“天价彩礼”引发的悲剧也不在少数,让人唏嘘。

  彩礼的来源

  最早记载于《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一男子按照周礼的三书六礼,用周制婚前礼的方式向女友求婚。刘渝 摄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资料图
一男子按照周礼的三书六礼,用周制婚前礼的方式向女友求婚。刘渝 摄 中新网资料图

  “六礼”中“纳征”即是送聘财,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彩礼”,这就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刘渝 摄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资料图
刘渝 摄 中新网资料图

  这种婚姻形式延续至今。

  数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的标配也在不断变化:

汤彦俊 摄
汤彦俊 摄

  50年代:“四个一工程”,一张床、一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个痰盂就能娶到媳妇。

  60年代,讲究“三十六条腿儿”,一个衣橱、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床就是一个家。

  70年代,“三转一响”是检验爱情的标准,“三转”包括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则是收音机。

  80年代,结婚的标配就是“四大件”,爱是冰箱、电视、洗衣机、录音机的轰鸣与平凡。

  90年代,“新四大件”空调、彩电、洗衣机、冰箱便是一个家最理想的模样。

  到了21世纪,车子、房子、票子……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资料图。吴兰 摄
中新网资料图。吴兰 摄

  全国各地彩礼地图 江西名列第一方阵

  火遍网络的“全国彩礼地图”数据显示,江西以15-20万的彩礼名列前茅

  统计虽然相对粗糙,但从这份全国彩礼地图,可以看到:

  一是,图中显示,北京、新疆、江西的彩礼金额较高。

  二是,有些省份存在彩礼区间,有较高的也有较低的彩礼,例如内蒙古、福建等地。此外,有些省份彩礼的金额较少,但彩礼中需要加上房子、首饰等。

  三是,具体来看,江西地区堪称“天价”,而广东地区则低得令人震惊。

张娅子 摄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资料图
张娅子 摄 中新网资料图

  小新仔细查阅公开资料后,发现“高彩礼”问题与这些因素可能都有很大的关系:

  ——男女人口比例。据统计,2018年末中国总人口139538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男比女多3164万人。

  其中江西作为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的的省份之一,男女比例达到了100:119.05,这也意味着在江西省内每120名男生,将会出现约20个单身

建筑工地里的集体婚礼。韦亮 摄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资料图
建筑工地里的集体婚礼。韦亮 摄 中新网资料图

  ——风俗习惯。在农村地区,亲朋好友的攀比之风显而易见。比如:你家姑娘彩礼8万,我家要是比你家低,那岂不是说明我家姑娘不如你家的?彩礼逐渐成为衡量女孩身价的标志,彩礼越贵,表示自家女儿越金贵,越优秀。

张添福 摄
张添福 摄

  高彩礼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江西省的结婚率较低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国登记结婚人数为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江西是全国结婚率最低的省份之一,仅为0.62%,全国倒数第四。这说明江西省渐渐步入低结婚率的时代。

  可以看到,在结婚率排名最低5名中,江西省显得很突兀。按照规律,经济发展水平和结婚率呈相反走向的,江西省经济并不突出,人均GDP只有4.5万元,为何结婚率却如此低呢?

新人在婚姻登记处展示刚领取的结婚证书。兰自涛 摄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资料图
新人在婚姻登记处展示刚领取的结婚证书。兰自涛 摄 中新网资料图

  对于疑问,江西网友纷纷表示:“天价彩礼”了解一下,结婚成本了解一下。

  江西新郎新娘怎么说?“天价彩礼”是个误会

  为了一探究竟,小新顺便访问了江西不同地市的正值婚期或者新近结婚的夫妇们~

江西省上饶市一对新人身着艳丽的汉服,开启一场古典民俗婚礼。艾世民 摄
江西省上饶市一对新人身着艳丽的汉服,开启一场古典民俗婚礼。艾世民 摄

  ——女方返还彩礼

  “我来自江西省九江市,结婚时彩礼全部都存在我个人的卡里,只是走一个过场,我爸妈一分没要,反而给我们的新家添置了很多家具、电器等。”刚结婚两年的小徐说到。

  ——彩礼和陪嫁差不多。

  “彩礼应该量力而行,我结婚时,我父母陪嫁跟彩礼一样多,一个是男方父母出,一个是女方父母出,都会给我们小两口去组成小家的启动资金”。来自江西赣州的小陈表示。

  ——婚后买房男女方共同承担。

  “结婚时的新房是我们两个共同承担的,他的钱主要负责还房贷,我的主要负责日常开支,这样看来也算是一人承担一半”。育有一儿一女的南昌市民小叶表示。

  ——压箱底钱。

  “我是上饶的,结婚时彩礼10万,陪嫁了一台轿车,压箱钱6万。”

  ——彩礼不重要,重要的是人。

  “我和我对象准备在南昌结婚了,目前还没有认真商讨过彩礼问题,因为我觉得彩礼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我结婚的这个人。”

  ——婚后彩礼存入共同账户。

  “已经和对象准备结婚了,彩礼12万,但是婚后这个钱会存在共同的账户,用于新房装修,所以彩礼对我们而言仅是个过场。”来自南昌的小刘说到。

  专家: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心理学博士舒曼教授认为,婚姻既有精神性,也具有物质性。

  在过去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彩礼作为男方在物质上的投入可以为未来新生活的提供基本的保障。当然彩礼同时具有情感特性,在亲密关系中,具有情感联结的象征意义。投入物质可以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

  在现在物质幸福感时代,彩礼的物质属性慢慢退居其次,更加注重情感上的投入,精神上的共鸣,心理的支持。在新时代,“零彩礼”是一种精神生活丰富的表现,也是进一步重视婚姻关系的体现。

  综上所述,“高额彩礼”的现象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在江西也是分地区、分人的,极个别因为“天价彩礼”而被大肆宣传议论,而且本身“彩礼”就是广受非议的热词,导致受众形成对江西高彩礼的刻板印象。

  江西“风景这边独好”,老表一向勤劳、淳朴。呼吁越来越多的家庭摈弃攀比之风,移风易俗。

  作者:王剑 袁汝晶 李韵涵

【编辑:郭梦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