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望、闻、问、切的大坝“大夫”

望、闻、问、切的大坝“大夫”

2019年11月08日 2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望、闻、问、切的大坝“大夫”
    图为电力技术公司驻龙羊峡水电站观测班班组合影。 张旭 摄

  (爱国情 奋斗者)望、闻、问、切的大坝“大夫”

  中新网西宁11月8日电 题:望、闻、问、切的大坝“大夫”

  作者 孙睿

  “我们观测工作其实说白了,就跟‘大夫’一样,要对大坝做到望、闻、问、切。我们及时的诊断、分析,做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电力技术公司驻龙羊峡水电站观测班班长高世宇这样形容自己从事了22年的工作。

  龙羊峡位于青海共和县境内,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有“龙头”电站之誉。它不仅可以将黄河上游13万平方公里的年流量全部拦住,还在这里形成一座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247亿立方米的巨大人工湖。

  今年41岁的高世宇从1997年毕业后,就来到龙羊峡水电站从事大坝观测工作。自此,他就和水电站大坝打上了交道,在龙羊峡一待就是22年。他的足迹踏遍龙羊峡水电站周边的高山深谷,虎丘山、查纳山、农场、峡口....。。

  “我22年来就干了这么一件事。”高世宇笑着说,从一个不知如何摆弄仪器的毛头小子变成操作娴熟的测量专家,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成长为如今沉稳内敛的观测班班长。

  11月8日,立冬节气,龙羊峡的早晨又多了几分寒意。刚听完安全作业交底的观测班班员们随着高班长一声“出发”,又踏上了一天的观测之路。

  高世宇介绍,27个观测项目和班组内业中,内外观测点2031个,滑坡监测测点403个,监测网150个测点,日常库区加密巡视39.6公里,自动化577个测点需要现场消缺维护,这就是观测班每个月都需要完成的工作。

  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进行野外观测工作更是举步维艰。上山进行库区滑坡监测工作时,观测员们扛着几十公斤的仪器每走一步都很困难,所以他们在途中通常只带一瓶水和一个饼子,踩着寸草不生的砂土,小心翼翼地走过狭窄的山路,往往山路的一旁就是万丈深渊。

  “我们到库区滑坡体观测时最辛苦,每个月下来要在山上吃住十几天,长期吃不上蔬菜,就靠罐头、方便面充饥。”高世宇说,不仅吃不好,就连喝的水都要靠牛往山上驼。

  龙羊峡水电站位于共和盆地的东北部,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14万平方公里,潜在的失稳边坡有很多。在2019年的防汛工作中,由于汛期长、水位高,观测班严阵以待,加强对滑坡体及中孔泄水道边墙的加密监测,将很多观测点观测频次由原来的每月1次调整为每天1次。

  在长期的观测工作中,由于人员短缺,观测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拿着图纸沿途布设水准平面及水平加密点。北方的冬天寒冷干燥,冷风无孔不入,有时脚下的雪有十几公分厚,还要扛着几十公斤的仪器,工作起来非常吃力。为了保证数据准确,调试仪器时不能戴手套,不一会儿手就冻红了,很多人的手上都留下了冻疮的痕迹。

  观测班年轻人居多,经验不足,高世宇说:“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公司,在我这里工作,我就要对他们负责。”工作条件艰苦,但是观测班却很少有人离开,因为这里有一个可亲可信的当家人,紧紧拴着他们的心。

  “在我眼中,班长是个很实在的人。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班组成员,在生活上就像兄长一样照顾班里的兄弟姐妹们。他在这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实际上说的就是他。”与高世宇并肩战斗14年的副班长祁维青这样评价他。

  有观测任务时,跑在最前面的是他;在职工培训的讲台上,沉稳健谈的是他;在员工生病有情绪时,贴心关怀的是他……

  “背起仪器,装上行囊,牵起毛驴,我们向山的那一边,向明天出发。”观测路上,高世宇带着班员们一起唱起这首属于自己的歌。(完)

【编辑:姜贞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