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宁夏西吉:山河嬗变弹指间

宁夏西吉:山河嬗变弹指间

2020年01月09日 1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新春见闻)宁夏西吉:山河嬗变弹指间

  中新社宁夏西吉1月9日电 题:宁夏西吉:山河嬗变弹指间

  中新社记者 于翔 李佩珊

  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城出发,经过40公里的崎岖山路,中新社记者到达了红耀乡小庄村。这里与甘肃会宁接壤,山大沟深,被层峦叠嶂的山峰遮掩,几乎是西吉最偏远的村庄。可不论走到村落的哪个自然组,水泥马路、自来水都已全部覆盖。“从来没有想到这辈子能喝上自来水。”80岁的老人李全才告诉记者,西吉的变化,真是弹指之间。

  可老人口中的这“一弹指”,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

图为单家集的牛羊集市上,卖家将牛拉到市场进行销售。<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于晶 摄

图为单家集的牛羊集市上,卖家将牛拉到市场进行销售。中新社记者 于晶 摄

  “过去一到这几天,水利部门组织的‘抗旱队’就开始忙碌了。”记者采访当天正值农历腊月十五,这个曾经最干最旱的月份,勾起了西吉县扶贫办副主任陈晓宁的回忆。“一到冬天连水都没有,还咋吃饱肚子?更别提发展了。谁能想到,现在西吉的自来水覆盖率已达到99.99%,人人都能喝上安全水。”

  水和路,是中国贫困乡村改颜换面的首要保障。西吉的大多数路通在了前,可水一直是制约要害。自2017年自来水入户工程实施至今,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没水到有水。

  水通了,路畅了,马铃薯、草蓄、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愈加红火。

  世世代代种植马铃薯的西吉人将其视为脱贫致富的“金豆豆”。记者采访当天,小庄村五个村民正在权振堂家的地窖里将马铃薯装袋,满满当当30多吨的马铃薯将被运往四川和云南。“种了30年,从二牛抬杠到播种机撒种、收割机收获,我靠它在银川买了房,儿子也开上了小轿车。今年过年全家就要去城里的新房过年了。”权振堂感慨。

  在西吉,许多人都和权振堂有类似的经历。目前,全县土豆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原本贫瘠的黄土丘陵,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

  产业壮起来了,“等靠要”的懒汉逐渐消失了。

  离西吉县城不远的硝河乡新庄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上访村,群起上访、越级上访时有发生。“我记得有一次,县上一个领导来调研,有些人抱住他的腿不让走,就为了给自己多要点补助。”63岁的村民袁启存说。

  2017年3月,村里来了第一书记王元明。“村部院里的蒿草长得比人都高,开会连人都找不见,特别不配合。”王元明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到村里时的样子。无奈之下,他开始每家每户拜访,“路边会”“灯下会”“门前会”随时展开。几个月下来,村里许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袁占有曾是出了名的老上访户,软硬不吃,村里当时建学校他万分阻挠,只因为想多要点拆迁款。可看着如今村子一天天变好,他不再上访,静下心来种了50亩草,养了10头肉牛。“种地养牛都有补贴,将来的收成也都是自己的,我也想在城里买房。”袁占有笑着摆摆手,“再也懒不起来了,年底要攒够首付。”

  曾经因为贫穷和落后,让西吉人看不到希望,纷纷背起行囊,外出自谋出路。如今,日子好起来了,许多人回乡就业,家里盖起了漂亮的砖瓦房。记者了解到,2014年到2018年,西吉县220个贫困村已销号,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下降到0.95%,贫困人口减少15.13万人。

  “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西吉摘帽了,宁夏就离全民小康更近了一步。”陈晓宁告诉记者,2020年西吉将完成剩余4320人的脱贫工作,并持续巩固基础产业,让产业提质增效,确保不出现一例返贫典型。

  当天下午,一场瑞雪如期而至,单家集的牛羊集市被熙熙攘攘的人流堵得水泄不通。兴隆镇陈田村村民马存海刚刚谈好价格,把一头毛色光泽的乳牛架上自己的“蹦蹦车”,“回去要好好养咧,明年下了崽就值钱了……”说罢,他骑着车奔向远方。(完)

【编辑:孙静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