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巧手“编织”脱贫梦 湘西“惹巴妹”演绎乡村“织女”美好生活

巧手“编织”脱贫梦 湘西“惹巴妹”演绎乡村“织女”美好生活

2020年03月08日 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巧手“编织”脱贫梦湘西“惹巴妹”演绎乡村“织女”美好生活
    谭艳林为“织女”讲解展示编织要领。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长沙3月8日电 题:巧手“编织”脱贫梦 湘西“惹巴妹”演绎乡村“织女”美好生活

  作者 刘曼

  “在中间这个位置需加针,加针后再回过来两针……”对着手机镜头,35岁的土家族姑娘谭艳林正为近千名“织女”讲解展示编织要领,这些“织女”大多为留守妇女或残疾人。

  谭艳林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一家手工织品公司老板。考虑到“织女”们因疫情受困家中,她只得先将原材料快递至每家每户,再通过“云端”指导大家赶制订单。“做好的织品照常按件计酬,不能让大家因为疫情收入受损,别好不容易脱了贫又返贫。”

疫情期间,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开发的手工编织口罩保护套。 受访者供图 摄
疫情期间,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开发的手工编织口罩保护套。 受访者供图 

  龙山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因为山多地少,外出打工曾是当地百姓谋生的主要选择,留守老人、妇女现象十分普遍。

  2009年,谭艳林因摔伤致半身瘫痪的姑姑谭金桂,通过编织手工艺品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受此启发,加之当地大多数农村妇女都有编织基础,在沿海从事外贸工作的谭艳林决定回乡创业,于2011年在龙山县城创立了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惹巴妹公司”)。

  “‘惹巴’在土家语中是‘美丽’之意,希望让更多像姑姑这样的残疾人和留守妇女通过编织重拾信心,把生活越过越美。”谭艳林说。

  考虑到湘西交通不便,谭艳林便注册网店走线上销售路线,同时利用以前的工作资源对接外贸公司,在网上搜罗国外的求购信息。毛线在“织女”们的一双巧手中开出了“花”,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精美手工织品迅速打开了市场。

谭艳林制作手工织品。 受访者供图 摄
谭艳林制作手工织品。 受访者供图 

  2019年,惹巴妹公司销售额达4000万元,目前已在湘西州8县市开设扶贫车间20余个,帮助1475人在家门口就业。公司员工98%以上都是女性,其中包括226名残疾人和9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她们手工编织的鞋帽、服饰、居家摆件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超过80%的产品销往美国、意大利、法国、马来西亚等近十个国家。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谭艳林相继开发出婴儿鞋帽、创意礼品、盆景盆栽等500多个产品,并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2个。一款“穿了不掉鞋”的婴儿针织鞋自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后在海外销量暴增。

  脱贫户向桂花现在是惹巴妹公司的老师傅了。因早年落下残疾无法外出打工,向桂花只能守着家里的几分田地和两个孩子度日,不爱与人说话。被谭艳林找到时,她完全没想过,居然会有工作“找上门”来。

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白衣天使”纪念品。 受访者供图 摄
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白衣天使”纪念品。 受访者供图 

  “有些事一只手做不好,这个做起来很轻松。”如今,向桂花凭着一只左手穿针引线,上下翻飞,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还成了编织班的老师,不仅在农村建了新房,人也变得乐观开朗。

  往年这个时候,谭艳林正在世界各地参加手工艺品展销会、国际博览会等,为下半年的订单奔忙。“上半年的订单在年前就排满了,现在我们做的都是年前接的海外订单。”谭艳林说,这批订单大概还能做一个多月。

  为更好地把其它湘西特色产品带出大山推向世界,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谭艳林还筹备成立了惹巴妹进出口贸易中心。“原定于今年3月正式运行,可能要推迟几个月了。”不能出门的日子,谭艳林正忙着研发教学新品,打通境外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完)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