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扎根中国边疆草原的年轻人:爱草原的“新牧民”

扎根中国边疆草原的年轻人:爱草原的“新牧民”

2020年06月26日 14:1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26日电 题:扎根中国边疆草原的年轻人:爱草原的“新牧民”

  作者 奥蓝 张玮

  “这是我新设计的‘太阳花’钥匙包,价格不贵、样式新颖,还挺受大家欢迎。”26日,“90后”鄂温克族牧民艾吉玛戴着自己设计的各式各样的“太阳花”,向游客介绍道。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启动2020年精品演艺、文创和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复产。

  在中国,城市已不是年轻人的唯一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在内蒙古草原上,年轻人散落在各处发光发热,堪称爱草原的“新牧民”。

  从小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艾吉玛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草原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却选择回乡创业,带领着跟她一起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做“太阳花”,如今这些出自牧民之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走出草原,销往世界各地。“我的母亲是鄂温克手工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我想接过她的接力棒,继续前行。”艾吉玛说。

  “这是我们为当地牧民设计的牛管理系统,牛的基本情况、每天有没有按时喝水都能看到。现在刚上线一个多星期,算是测试阶段吧。”布仁巴雅尔学的是牧区管理专业,从来就没想过要离开草原。现在的他是锡林郭勒盟岗根锡力嘎查(蒙古语,村)的嘎查长,同时还拉着十几户牧民开了一家公司。“我们还开发了一个牛交易的信息服务平台,人们可以在上面买牛、卖牛。这是去年上线的,这几天算是淡季,日活大约在4000人次。因为我们的牛品质好,销量、价格都特别好。”

  “我们嘎查的现代化打草机械也相当可以!”“我们打草场的生态恢复效果特别明显,牧民也认可。”谈及如今的草原,布仁巴雅尔满满都是赞叹和自豪,“我们嘎查今年有好几个牧民都要盖大牛棚,过几天还要组织大家去外地学习呢。”

  “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两年了。主要是帮助牧民做牲畜的防疫。”年轻的小伙子呼斯楞如今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一名防疫员,忙的时候一天得跑10多户,检查防疫完成情况,为牧民答疑解惑,并帮助牧民进行消毒等工作。“培训之后上岗,我周围不少都是学畜牧相关专业的。但我其实是学日语的,不少人都说我这个跨度有点大。”

  “从小长在这里,我爱我的家乡,我觉得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还是得体验牧民的生活,所以大学毕业回来之后当牧民。”钢苏勒德大学的专业是多媒体设计,毕业之后回到草原放牧,如今第三个宝宝快要出生了。“我也是大学生牧民呀。我之前还把自己攒的书拿出来开了一个草原书屋,但来看的人不太多。”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想为草原干点啥。”现在钢苏勒德放牧之余又捡起了当初的专业,为孩子做蒙古语的识字书和木质玩具。“蒙古民族的文化并不只存在历史中,它还在草原牧区中流传着。我们应该把现有的东西也保护起来,我尤其希望孩子们能够多了解这些。”

  “他们是懂牧业、爱牧区、爱牧民的一代人。这树立起了我们对牧区振兴的信心。”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表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如今的草原牧区仍然是年轻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就具备了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与城市不一样,他们在牧区要接触、学习好多东西,会变成一个‘杂家’。”(完)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