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吃完还想吃 海拔4200米种出的车厘子到底有啥不一样

吃完还想吃 海拔4200米种出的车厘子到底有啥不一样

2020年06月29日 14:11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海拔4200米种出的车厘子,有啥不一样?

  近两年在中国快速走红的车厘子(又称欧洲甜樱桃),因可人的外形和甜美的味道近年来颇受人们的喜爱。

  从东北到西南地区,这种常被赋以“高端”“进口”标签的水果在中国已有种植,但受土壤、空气温湿度、风力、阳光等因素影响,此前已知的车厘子种植最高海拔仅停留在2000米处。

  图为西藏尼木产出的车厘子。 张伟 摄

  如今,在海拔4200多米的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尼木乡,随着高海拔车厘子种植技术实现突破,不但当地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周边市民和游客也能前来一饱口福。

  图为尼木民众的车厘子认购标签。 张伟 摄

  “最豪横”的车厘子购买方式

  怎么才是车厘子购买的正确“打开方式”?按颗买,还是论斤称?不不不,尼木人的做法是,整株树都“买”下来,随时想吃,随时过来摘,而且有人一“买”就是两株。

  图为尼木民众排队认购车厘子树。 张伟 摄

  在尼木乡乌米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首批挂果的约300株车厘子树已是硕果累累,在一片片层层叠叠的翠绿中,晶莹透红的果子密密匝匝挂满枝头,十分诱人。

  作为藏文字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有1300多年历史的尼木县属西藏高海拔、高寒地区,尼木乡乌米农业产业园原是一片荒芜的沙滩地,不能牧也不能农。

  原本适宜在温带气候种植的车厘子试种成功,让全县各族民众兴奋之余,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认购活动。

  图为工作人员为抽中认购签的民众登记。 张伟 摄

  首度挂果,这些车厘子树都没进入盛果期,出于果树成长考虑,还进行了人工疏果,所以每株果树的产量不大,但这并不影响大家认购的热情,抽中认购签的人一边拍照给家人报喜,一边还邀请没抽中的人来一饱口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在尼木县工作18年,四川人王庆国迫不及待地和朋友分享自己抽中的那株“幸运之树”。“占尽风情向巴蜀,不负百果第一枝,要说种植这种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都十分挑剔的果树,还是首推四川,在西藏试种成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图为尼木县车厘子智能温室大棚。 张伟 摄

  认购了两株车厘子树的尼玛次仁更是开心,“这下家人和亲戚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过来摘,以前要吃到这种稀罕水果,得驱车120多公里到拉萨城区去买,现在西藏其他地方的人得到我们这来尝鲜啦。”

  “让全县近4万老百姓都吃上‘车厘子’不算了不起。”尼木县乌米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张世杰说,尼木车厘子已获名“尼车4000”,2期项目还有3个品种,约3000株车厘子陆续挂果,届时可供应西藏全区。

  图为尼木民众与抽中的车厘子树合影。 张伟 摄

  一颗车厘子隐藏的秘密

  进口车厘子好吃,那在海拔4200多米的高原种出的尼木车厘子味道如何?

  “个大、色鲜、汁多、味甜”,这是品尝过尼木车厘子的人,反馈最多的评价。自5月车厘子逐渐成熟以来,尼木多次邀请周边市民和观光游客前来试吃。

  “高原上长出来的车厘子就是甜。”

  “厉害了我的西藏,真正的绿色食品。”

  “汁水很足,满口回甘,吃完还想吃……”

  “爱了,爱了,又红又大,拿到手就止不住地流口水 。”

  “不一样的车厘子,背后是多少辛勤的付出,大家要不要来尝一下?”

  ……

  小小的车厘子,却赢得大大的赞美,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图为尼木乡乌米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 张伟 摄

  张世杰说,第一要归功于此间的土地,尼木遍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虽无法种植大部分农作物,但经过养分涵养后,却十分适宜车厘子生长。

  “第二,尼木县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光照强烈,车厘子果皮不仅被晒得色泽红艳,果肉还能得到充分的光合作用,产生糖分。”张世杰表示,一般车厘子生长周期40多天,但尼木车厘子生长周期达60多天,多出了20天。

  图为尼木民众采摘车厘子。 张伟 摄

  西藏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拥有独一无二的蓝天、碧水、净土。张世杰说,这是尼木车厘子的第三个,也是最大的秘密。“高原病虫害少,智能温室大棚严格消毒,采用水肥滴灌,经专家鉴定,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

  那么如此高品质的车厘子市场售价是多少呢?张世杰卖了个关子,“尼木车厘子种类多,规模大,且梯次成熟,分批上市,可确保市场供应长期稳定,决不以稀缺、高端为噱头卖高价,我们要让尼木车厘子走向更大的市场,肯定不会比其他车厘子贵。”

  图为车厘子已成为尼木现代农业发展的范例。 张伟 摄

  北京援藏助尼木硕果累累

  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全县近4万人,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2亩。在引入以车厘子种植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之前,“三差”还是尼木这个曾经的人口小县、农业小县、财力弱县不得不面对的实际。

  “向青山绿水要发展,向生态田园要出路”,经过多年实践,在北京市各区县对口支援资金、技术优势帮助下,尼木投资5499.2万元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开创了以建设“高原生态田园综合体”为主要内容的脱贫路子,尼木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就是其中的范例。

  图为德吉为车厘子树修枝。 张伟 摄

  据张世杰介绍,车厘子智能温室大棚已有11栋,土壤专门进行过改良,树苗也是从内地引进的美早、红灯、拉菲斯等知名品种,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项目务工人员每日为果树进行新梢摘新、控温浇水,精心呵护着每一株果树。

  “车厘子树非常娇气,温度高一点枝叶容易打蔫,低一点根系成长就会减慢。”德吉是负责车厘子种植培育的尼木县“点对点”抓产业干部,在尼木县车厘子种植项目一期试点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辛苦。

  图为尼木民众采摘车厘子。 张伟 摄

  2019年,德吉和项目务工人员曾尝试借助蜜蜂授粉,但效果不理想,今年全部采用人工授粉,“那段时间我们从上午8点到晚上9点都泡在车厘子种植基地,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孩一样。”

  “今年车厘子树首次挂果一周之后,原本满树的果实落了一地,我以为是自己管理不善,特别自责。”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的德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想尽办法翻书,查资料,咨询专家,“知道这是车厘子树正常的生理落果后,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图为尼木车厘子获名“尼车4000”。 张伟 摄

  经过不断学习摸索,德吉不但自己具备了车厘子试种经验,还从当地村民中培养了2名技术骨干。尼木乡聂玉村村民冲多拉姆就是其中之一,“在车厘子种植基地每天有100多元的务工收入,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车厘子种植技术,今后要承包1栋智能温室,挣更多钱。”

  图为乌米农业产业园智能连栋温室种植的西红柿。 张伟 摄

  张世杰表示,乌米农业产业园已完成建设智能连栋温室3835.21平方米,日光温室1218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等,还可栽植经航天育种选育的辣椒、西红柿、西葫芦、茄子、黄瓜、南瓜、西瓜、甜瓜、树莓等。“待车厘子树全面挂果后,仅此一项即可实现年收入300余万元,带动240余名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图为尼木县卡如乡智慧农业大数据采集平台。 张伟 摄

  京藏牵手硕果累累,从一张蓝图到一幅实景,以车厘子为代表的有机农业只是尼木人脱贫奔小康路上的一小步,随着藏鸡产业、“拉北环线”乡村旅游、非遗藏香产业也相继实现“爬坡过坎”,在不久的将来,尼木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雪域高原。

  作者:张伟

【编辑:刘羡】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