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宋代长城脚下的“新街景图”:贫困山村换新颜

宋代长城脚下的“新街景图”:贫困山村换新颜

2020年07月01日 1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宋代长城脚下的“新街景图”:贫困山村换新颜
    岢岚县王家岔乡王家岔村。 杨杰英 摄

  中新网忻州7月1日电 题:宋代长城脚下的“新街景图”:贫困山村换新颜

  作者 杨杰英

  盛夏的山西岢岚,凉爽宜人。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宋代长城脚下,勾勒出一幅贫困山村脱贫致富的新景象。

  清晨,村小学墙上“爱我校园,固我长城”的标语格外醒目。当护林员张保平在长城周围巡逻时,周利刚则在自己的店里整理着山货,村里的青壮劳力在宋长城景区内忙碌施工。

护林员张保平在长城周围巡逻。 杨杰英 摄
护林员张保平在长城周围巡逻。 杨杰英 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岢岚县王家岔乡王家岔村人,他们见证着这个长城脚下的小山村的时代变迁。

  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山西岢岚,是首批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2014年建档立卡时,岢岚全县有贫困村116个,贫困人口20271人,贫困发生率31.8%。

  王家岔村是岢岚县的深度贫困村,自2015年起,当地采取多种举措助力脱贫,发展建设宋长城文旅项目,并将王家岔村作为整村搬迁的集中安置点,附近的两个村也随景区规划安置到此,现全村共285户608人。

周利刚正在自己的店里向人介绍山货种类。 张雷杰 摄
周利刚正在自己的店里向人介绍山货种类。 张雷杰 摄

  王家岔村村支书兼村主任杨和介绍,2015年,村民年人均收入是2300元(人民币,下同)。2017年,年人均收入达到8300元,增长了6000元。2020年,村民要全部脱贫。

  “现在村里的弱劳力,担任保洁员和护林员,负责景区的环境卫生。有些青壮年劳力在景区工地工作,每月工资是4500元。”杨和告诉记者,参与景区建设的村民,一年收入可观。

  今年50岁的张保平在护林的同时,也兼顾着王家岔村范围内古长城的巡查工作。“以前穷,长城就是我们小时候最好的去处。如今,长城景区建了起来,带动了我们村民脱贫致富。”

王家岔村村支书兼村主任杨和(左)和岢岚县宋长城文旅项目副总指挥李艾绅正在景区内忙碌。 杨杰英 摄
王家岔村村支书兼村主任杨和(左)和岢岚县宋长城文旅项目副总指挥李艾绅正在景区内忙碌。 杨杰英 摄

  景区建设如火如荼,一些原本贫困的村民在景区商业街上开设了门店,尽管商业街刚刚启动,一些村民还是吃到了“甜头”。周利刚就是其中一位。

  “之前我自己上山采山货,包括一些黄芪、党参等野生中药材。”此前,周利刚在村里收购山货已有十几年。他一直梦想着有家门店,可以固定下来。现如今,游客和山外的商贩会来他的门店采购山货,周利刚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岢岚县宋长城文旅项目副总指挥李艾绅介绍,该项目覆盖王家岔乡全境8个村落,包括宋长城景区一期工程和景区周边乡村综合整治两个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项目建成后,在旅游高峰季100天时间内,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岢岚,自古就是从太原到雁门关及内蒙古、陕北的交通要道,是保卫太原城的屏障,墩台基错,山川壮美。早在北齐时,这里就曾修筑有长城,并设置军事要塞,遗迹至今尚存。岢岚宋代长城风格独特,对研究中国古代边塞防御、社情民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长城文旅项目是当地实现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打造的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重点旅游扶贫工程。该项目的推进,不仅对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与开发,还为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脱贫致富进行助力。

  如今,这个长城脚下的小山村,已告别贫困,迎来新希望。(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