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孔海南:一腔深情守护这片“海”

孔海南:一腔深情守护这片“海”

2020年07月22日 19:17 来源:新华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新华社上海7月22日电 题:孔海南:一腔深情守护这片“海”

  新华社记者吴振东、仇逸

  “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就注定要和水打交道了。守护水是我的使命,我热爱这项工作。”

  今年70岁的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孔海南,在过去近20年里,平均每年超过200天待在云南大理洱海边的研究站里,带领团队不懈攻关,终让曾因过度开发而污染严重的洱海重现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长期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洱海两次大规模暴发藻华,水质从接近可直接饮用的国家地表水标准二类迅速下降,局部湖湾下降到劣五类水,湖边百姓坐在家中都能闻到随风飘来的臭味。

  “1996年洱海大规模藻华暴发时,我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当时藻华已经退去,洱海还有数十平方公里的‘水下森林’,但仅仅两三年后,‘水下森林’就消失殆尽。通常来说,‘水下森林’的面积越大,意味着湖水的水质越好。”

  洱海水环境恶化引起国家高度关注,洱海保护被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因为抱有一腔热情和多年洱海治理的实践积累,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的重任落到了孔海南身上。项目启动时,他已58岁。

  在孔海南和同事看来,洱海问题的根源——面源污染是一些散落在洱海周边的“小”污染积累起来的。曾经,洱海沿湖及流域绝大多数村落、旅游服务场所几乎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这些污染是导致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海南把土壤净化槽技术带了过去。这一技术可将污水处理为一级B类水标准排入洱海,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每天能处理污水250吨。经过多年推广,30套示范性污水处理系统遍布洱海沿湖十镇,为洱海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面积种植大蒜等大肥、高药农作物;近14万头散养奶牛带来相当于300万人口产生的污染……孔海南团队逐渐认识到,这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更需改变当地的发展理念与方式。

  “洱海项目每一部分技术设计,包括从水源地到入湖河流、从湖滨到湖内,都采用生态治理的方式,力求和自然环境保持‘友好’。同时,治理不能一直靠政府输血,产业的转型必须同步考虑,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也能为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孔海南说。

  承接项目以来,洱海水质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孔海南的心。日均3万步,他走遍了洱海周边每个村落、每条河流。他患有房颤型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不适合在高原地区工作。为减少发病几率,他自制低盐清淡的三餐饮食,随身带着心脏节律监视器与袖珍心电图机,以防万一。

  在这场“洱海保卫战”中,孔海南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始终站着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

  “这里就像是我的故乡。”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已与孔海南共同守护洱海十余年。现在,他和同事每周还都要前往洱海不同区域的17个取水点,监测洱海水质的变化情况。

  上海交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学实践团队,由讲席教授孔海南、教授吴德意、研究员王欣泽等7人组成。团队先后开设《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生态设计与工程》等课程。用一流科研反哺一流教学,以生动实践鼓励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扎根银苍玉洱,守得水清月明。在孔海南团队多年努力下,洱海水质由浊变清,连续多年保持在国家三类水质标准。随着生态逐步恢复,销声匿迹多年的大理鲤鱼、海菜花等洱海特产又见踪影,甚至还出现了过去从未在洱海停留的鸟类新物种。

  “下一阶段的治理目标是要回到洱海原初生态,可能还要十年。”孔海南说,“我的年纪大了,但团队里有很多年轻的‘治水人’,他们会继续干下去,干得更好。”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