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横屏“让位”竖屏,别出让了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横屏“让位”竖屏,别出让了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2021年01月23日 03:52 来源:光明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横屏“让位”竖屏,别出让了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使用台式电脑上网和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分别为37.3%和31.8%,列第二位和第三位。这些数字表明,普通网民更多地通过手机来接触网络视频。我国网络视频发展的社会背景已经从早期个人电脑时代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1、95%的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收看网络视频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网络视频的接收设备,产生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我们从传统电影、电视和个人电脑端的横屏收看转向了手机端的竖屏收看。

  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横屏一直是影像播放的标准格式,传统电视机也确立了横屏播放的行业标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竖屏视频逐渐兴起。2010年,在美国只有5%的网络视频由手机竖屏播放,到了2015年,已经有三分之一的网络视频由手机而非电脑或电视机播放。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上网费用的下降,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来收看网络视频。2014年,我国4.3亿网络视频用户里,有七成用户通过手机收看网络视频。2020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翻倍,达8.8亿人,其中95%的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收看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超过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宽屏电视,成为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的第一选择,从而影响了网络视频的审美特征和用户的接收习惯。

  为了满足用户的接收习惯,各大制作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纷纷尝试制作竖屏剧、竖屏MV、竖屏访谈、竖屏综艺、竖屏广告等视频内容。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器厂家也推出屏幕可旋转电视机和竖屏显示器,配合手机无线传屏技术,原本在手机方寸之地播放的竖屏内容被投放到55寸大屏幕上,显示器与竖屏内容匹配,方便了用户收看竖屏视频。

  2、竖屏视频有着重搞笑重社交、轻故事轻场景的创作特征

  传统视频成像宽高比为4:3或16:9,横屏更符合人类左右眼对称排列的生理特征。横向画幅适合表现左右移动的视觉路径,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将人物放在画幅三分之一处,使得人物能够与场景充分互动,场景成为画面里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起到了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推进情节的作用。

  竖屏视频改变了传统画面宽高比,高度远远大于宽度,并不符合人们平时观察世界的习惯。竖屏视频表现了垂直方向的画面想象,能够展示的景别有限,擅长表现垂直方向的运动,比如直立状态的人物,或者自远而近走过来的人物。一个竖屏画面里,很少同时呈现三个以上的人物,也很少呈现人物群像,因此竖屏剧人物关系简单,适合直播式、生活化的镜头。

  竖屏视频里,场景地位下降,画面缺乏空间的层次感与纵深感。传统电影公司一掷千金拍摄的动作画面和精美道具,在手机终端上并不能展现其优势,反而是人物占据的画幅更大,有些演员拍完竖屏剧之后,自嘲“以后再也不拍竖屏剧了,因为显得头大”。跟横屏视频相比较,竖屏视频频繁使用特写镜头,依赖人物的对话动作来推进情节发展,故事进展节奏快。

  手机屏幕远远小于电影和电视屏幕,为了在方寸之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演员需要具备独特的外形和夸张的演绎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早的竖屏视频都是普通用户生产的内容,以搞笑段子为主。较之横屏视频,竖屏视频叙事单薄,人物关系简单,重视人物外表特征和表现力,用恶搞的形式营造喜剧效果,造成了竖屏视频类型化创作、圈层化传播的特点。

  国内出现的有一定口碑的竖屏剧,时长都控制在5分钟之内。张艺谋团队拍摄的微电影《遇见你》,每集时长不足4分30秒;爱奇艺播出的《生活对我下手了》每集时长不足3分钟;以短视频起家的抖音和快手,提供了大量时长不足1分钟的竖屏短视频。

  时长短,竖屏视频占据的存储空间小,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里直接转发整段视频,从而增强了竖屏视频的影响力。同时,不少竖屏视频应用均采取了“上滑换集”的操作方式,单手即可操作,方便了用户只要有时间就刷一刷的习惯,那些能够在开头短短几秒之内就吸引观众、方便观众点赞和分享的竖屏视频更容易得到传播,反过来又强化了竖屏视频重搞笑重社交、轻故事轻场景的创作特征。

  3、碎片化接收习惯和海量内容填充用户时间

  竖屏视频应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而蓬勃兴起。收看竖屏视频的场所,不一定是固定的家庭或办公地点,公共交通和餐厅里随时能看到低头刷网络视频的用户,甚至马路上也常见到一边走路一边刷短视频的行人。

  移动互联网挖掘和释放了过往潜藏的用户时间,手机用户习惯了多线程工作,即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观看网络视频穿插在其他活动中间。用户的注意力下降,不可能专心投入较长时间收看网络视频,碎片化接收竖屏视频成为新的用户习惯。

  传统视频时代,普通用户接触的视频数量有限。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数据传递速度加快,带宽容量增加,移动互联网上的视频数量越来越多,远远超出了普通用户的实际需求,海量内容成为网络视频平台的特征之一。2019年,仅一家视频应用,每日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共上传120亿条短视频。以每条视频时长1分钟计,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觉,看完全部120亿条短视频,需要2.2万年。平台上传海量内容的目的,并非像传统视频时代那样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而是增强用户黏性,让用户更多地停留在自家平台上,争取用户注意力,实现流量变现。

  与海量内容相配套,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的重要性超越了内容重要性。在我国,15至19岁网民人均使用手机应用达83个,60岁以上网民人均使用手机应用也有44个。每一个手机应用就是一个入口,无论多么优质的内容,如果不能在平台上夺取入口,那么很难被用户接触到,更遑论在用户群体里制造影响力。当前,各家互联网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平台。无论是综合性平台,还是垂直性平台,网络视频都依赖平台入口跟用户见面,平台的议价能力越来越高,反过来制约了内容创作者。

  碎片化接收习惯和海量内容填充用户时间,造成了网络视频质量难以提高。在移动互联网造就的竖屏时代,从商业的角度考量,高质量内容生产成本高、时间长,难以复制,经济上并不合算。中低质量内容生产门槛低,能够吸引用户停留在视频应用里,占据用户的时间,至于用户从网络视频里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并非视频平台的首要考虑。

  4、不管横屏竖屏,创作的追求不能改变

  如果说,个人电脑时代,把电影和电视作品“搬到”互联网上,就算实现了网络视频的传播,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视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竖屏对网络视频的挑战,表面看来是播放终端发生了转变,背后是移动互联网超越了传统互联网,重构了既有传播方式和传播关系。

  社交性成为未来网络视频发展的主要思路,即在创作者与用户之间建立社交关系,以及吸引普通用户之间直接通过社交关系传播网络视频。目前我国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应用中,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类应用的每日使用时间最长。即时性、互动性、参与性,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人际关系的特征。相应地,这些新特征要求网络文艺创作者改变以往对受众的看法,重新审视新环境下的“作者-读者”关系。

  个人电脑时代,文艺创作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等。创作者拥有更多话语权,受众的反应不能及时反馈给创作者,受众很难干预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修改过程,创作者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受众就被动接受什么样的内容,即使受众对文艺作品有不满情绪,也难以动摇创作者的地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受众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能够被创作者和其他人看到,从而对文艺创作者造成压力,影响文艺作品的内容。网络小说作者响应读者要求改变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网络综艺节目根据受众前期反应而调整后期内容边拍边改,网络影视剧改编自点击量和口碑均出色的网络小说,受众投票决定了网络真人秀里选手的去留,用户参与众筹出版图书和音乐作品……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受众话语权在增加,受众地位的上升意味着创作者地位相对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视频创作者应该借助即时通信类应用的东风,不仅通过社交媒体入口获取用户,也要通过社交网络延长用户停留在网络视频上的时间,吸引用户参与网络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制造方便社交媒体讨论的话题,培育现象级视频作品。

  为了表示对用户的友好,视频创作者可以针对同一内容,同时制作横屏版和竖屏版,让用户根据收看终端和喜好自主选择。横屏和竖屏视频各有千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将共存。创作者与其抱怨制作困难,不如考虑如何克服困难,探索适合竖屏视频的构图方式和镜头语言。竖屏视频快节奏、短时长的叙事风格,何尝不是对部分横屏剧啰嗦冗长的一种反抗?

  竖屏视频要走向精细化。视频创作者需深入洞察用户细分需求,提供精准化内容,有些节目也许更适合竖屏画面,比如脱口秀、单人为主的MV、一对一访谈等。创作者应该寻找合适题材,挖掘内容的垂直化与精准化,匹配恰当的表现形式,形成专业化产业链,确立竖屏的行业标准,生产优秀的视频内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横屏、竖屏,创作的根本追求是不能改变的,包括对时代风云的洞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法治精神的恪守,对道德伦理的遵循,对美好人性的颂扬等。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连接一切”“永远在线”的背景下,网络视频不能安于固守传统阵地,而要借技术力量,突破既有创作限制,包容风格多样化的内容产品,推动跨平台的创作,建设更具多样性的数字环境。竖屏视频改变了既往接收终端和表现形式,重构了创作者、用户、平台之间的社会关系,用户接触视频的场景也被改造,从而为网络视频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创造了新契机。

  (作者:陈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数字文化生存者研究”〔19MXG14〕阶段性成果)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